譯文注釋
譯文
被風吹拂的海女(貝宮夫人)及侍女,響起了叮鈴的佩環(huán),貝宮夫人頭上雀釵高聳,雀翅緊閉關(guān)。
她有六個寢宮,整日不語多安閑,廟門前銀匾高懸,輝耀著四周的群山。
夫人長眉凝翠綠,神壽長久幾千年,她清心寡欲,銅鏡中常飛著青鳳鸞。
秋天的風光多明凈,水色天色難分辨,看夫人玉衣多單薄,令人稍覺肌膚寒。
注釋
1.貝宮夫人:神女,身份不明,宋代吳正子、明代曾益以為是龍女,清代姚文燮以為是海神,清代學者王琦則認為是南朝梁文學家任昉《述異記》中所記的貝宮夫人,在太乙山下。
2.丁?。涵h(huán)佩相擊聲。海女:海神之女。弄金環(huán):風兒吹拂之下,海女塑像上的金環(huán)丁丁作晌。
3.雀釵:雀形的釵頭。翹揭:高起之貌。雙翅關(guān):雀之雙翅合起未開。
4.六宮:原指古代天子居住之地,有正寢一,燕寢五。神既稱夫人,則亦仿天子之制立六宮儀制。不語一生閑:海女泥塑,不能言語,故曰“一生閑”。
5.銀榜:宮前門上銀白色牌額。照青山:夫人像與山對立相映照。
6.凝:凝固不變。綠:代黑。幾千年:謂之神壽長久。
7.清涼:凄清荒涼。鏡中鸞(luán):謂夫人沒有匹偶,只如孤鸞,自睹鏡中形影。
8.玉衣:以白玉為衣飾,言其衣服華好。
9.空光:深秋季節(jié)空明澄徹的天宇。貼妥:妥帖穩(wěn)稱。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于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于詩人南游途中,描寫了在貝宮夫人廟里的所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