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誰懷念李白而想和李白舉酒論文呢?是杜甫,他在成都的草堂遙指江東的李白??湔f當時揚州的繁華富麗。從早春又到晚春初夏,離恨之情千斤重。
小船連夜渡江來到揚州,大家同時吃驚而又笑我經過旅途辛苦的疲困容顏。說的話仍然帶著江東口音。夜深喝酒的地方,仍是像作夢一樣。
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
草堂:杜甫在成都時的住所。江東:杜甫在成都時李白正放浪江東,往來于金陵(今江蘇南京)、采石(今屬安徽)之間。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p>
‘‘珠簾”句:杜牧《贈別二首》之一:“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輕舸(gě):小船。
“語音”句:言友人說話時吳地口音未改。吳儂,吳地口音。
“夜闌”二句:化用杜甫《羌村三首》之一:“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p>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四月,蘇軾從杭州任上被召回朝廷,赴京途中過揚州,友人設宴,于是作此詞于席上。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xiàn)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