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社日時期祭祀活動結束后,煙霧四散,烏鴉都歸巢了。我手持酒杯,看繁茂的莊稼。喜慶活動喧鬧無比,大家笑哈哈。壤歌亭外風景優(yōu)美如畫,微風徐來,讓人十分舒暢。我如同晉朝那些名士悠閑而不羨榮華,也不羨慕陶淵明的隱居生活。
注釋
越調:宮調名。平湖樂:曲牌名。堯廟:在山西臨汾境內汾水東八里。秋社:古代于春秋兩季祭祀社神(土地神)。秋社在立秋之后的第五個戊日舉行。
社壇:祭祀社神的祭壇。
多稼:豐收。
壤歌亭:出自《擊壤歌》,意思為堯廟中建筑名。據皇甫謐《帝王世紀》,堯時有老人擊壤而歌,后人因以“壤歌”為堯時清平的象征。壤,一種履形的木制戲具。
致有:盡有,有的是。
日夕佳:晉陶淵明《飲酒》詩:“山氣日夕佳。”主要表現一種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禪意盎然,關于隱居生活的情趣。
創(chuàng)作背景
此曲寫堯廟祭神慶豐收的歡樂場景,當是王惲出判平陽(今山西臨汾)時所作。作者時官平陽路總管府判官,堯廟即在其轄境之內。
王惲,字仲謀,號秋澗,衛(wèi)州路汲縣(今河南衛(wèi)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鐵木真三代的諫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