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日出日落,何時才終窮?時光歲月不與人的壽命齊同。
所以春天并非我想要的春,夏天并非我想象中的夏,
秋天并非我期盼的秋,冬天也并非我中意的冬。
時間像遼闊的四海,人的壽命好比一個小池,遍觀物象后才知道生命的無奈。
我了解怎樣才能快樂,只有獨自駕馭六龍上天。
六龍的協(xié)調步伐,使我的心胸頓時爽暢。
唉,乘黃,怎么還不下降把我?guī)舷山纭?/p>
注釋
安窮:何有窮盡。安,何。窮,盡。
時世:猶時代。《荀子·堯問》:“時世不同?!币徽f指自然界之時序變化,與社會人事變化相對。
泊如:猶“泊然”,飄泊而無所附著的樣子。四海之池,即謂四海?!妒酚洝と照吡袀鳌罚骸暗夭蛔銝|南,以四海為池?!?/p>
是:此。邪:語助詞。謂何:還說什么呢。
知:一說疑作“私”。
六龍:古代傳說日車以六龍(龍馬)為駕,巡行天下。日出日入,即為日神駕六龍巡天,以成晝夜。
調:發(fā)。一說協(xié)調之意,指龍馬步伐配合協(xié)調。
若:順,此有愉悅之意。一說疑為“苦”字之訛,“以‘苦’與末句‘下’(古音虎)相葉,‘若’字則不葉”(鄭文《漢詩選箋》)。
訾(zī):嗟嘆之詞。
黃:指乘黃,傳說中龍翼馬身之神馬名?!稘h書》應劭注:“乘黃,龍翼馬身,黃帝乘之而上仙者。”按:此即前所謂“六龍”。徠(lái):同‘來’。一說“訾黃”當連讀,同紫黃,即乘黃。
創(chuàng)作背景
《日出入》是《郊祀歌》中的一章,祭的是日神?!度粘鋈搿芬辉?,當為“散歌”,是太始三年(前94年)二月,武帝晚年東巡齊地、禮日成山時所作。而馮沅君以為此詩是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