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
dàoㄉㄠˋ-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部首皿
- 總筆畫11畫
- 部外筆畫6畫
- 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41353425221
- 筆順順序點(diǎn)/提/撇/橫撇/橫鉤/撇/捺/豎/橫折/豎/豎/橫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76D7
- 五筆uqwl
- 倉(cāng)頡iobt
- 鄭碼tdrl
- 四角37102
- 異體字盜
“盜”字的意思
1.偷竊:~取。
2.搶劫財(cái)物的人:強(qiáng)~。?!?/p>
“盜”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盜
dào ㄉㄠˋ
偷竊,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螤I(yíng)私或謀?。骸`?!\。~伐?!颉!\(yùn)?!u。~用?!凼溃ㄒ喾Q“欺世盜名”)。 偷竊或搶劫財(cái)物的人:?!?。強(qiáng)~。竊國(guó)大~。英語(yǔ) rob, steal; thief, bandit
法語(yǔ) voleur,bandit,voler,dérober
“盜”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盜
盜 dào
〈動(dòng)〉
(1) (會(huì)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會(huì)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義:盜竊,偷東西)
(2) 同本義 [steal]
盜,私利物也。
竊貨曰盜?!盾髯印っ懮怼?/p>
君子不為盜,賢人不為竊?!肚f子·山水》
竊人之財(cái)猶謂之盜。——《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盜器為奸?!蹲髠鳌の墓四辍?/p>
盜名不如盜貨。——《荀子·不茍》
如姬果盜兵符與公子?!妒酚洝の汗恿袀鳌?/p>
齊國(guó)人善盜乎?——《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
(3) 又如:偷盜(偷竊);盜跖下惠(跖和柳下惠,兩人雖是兄弟,但跖被誣為大盜,而柳下惠卻被視為圣人);盜名(偷取美名)
(4) 搶掠劫持 [rob]
遂共盜而殘之。——《列子·說(shuō)符》
(5) 竊據(jù);篡奪。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螤I(yíng)私或謀取 [usurp]。如:盜恩(冒取他人的功勛和獎(jiǎng)賞);盜篡(盜竊奪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盜據(jù)(割據(jù);強(qiáng)占)
(6) 詐騙;騙取 [defraud]。如:欺世盜名;盜言(巧詐甜美的言辭);盜鑄(私自鑄錢)
(7) 侵犯 [invade]。如:盜邊(侵犯邊境)
(8) 私通 [have illicit intercourse]
聞平居家時(shí),盜其嫂。——《漢書·陳平傳》
(9) 逃避 [escape]。如:盜稅(逃避納稅)
詞性變化
◎ 盜 dào
〈名〉
(1) 偷盜財(cái)物的人(先秦兩漢用“盜”) [thief;pilferer]
其猶穿窬(跳墻)之盜也與?!墩撜Z(yǔ)·陽(yáng)貨》
盜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jiǎng)⒒顿u柑者言》
乃托言有盜,令人修墻?!妒勒f(shuō)新語(yǔ)·或溺》
(2) 搶劫財(cái)物的人,強(qiáng)盜 [robber;bandit]
職盜為寇。——《詩(shī)·大雅·桑柔》
聞盜賊之名,則掩耳而不愿聽(tīng)?!巍?蘇軾《教戰(zhàn)守》
天下何故不謂子為盜丘?——《莊子·盜跖》
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是故寇盜處處蟻合?!妒勒f(shuō)新語(yǔ)·識(shí)鑒》
(3) 又如:盜竽(盜魁;盜首);盜目(盜賊頭目);海盜;竊國(guó)大盜
(4) 對(duì)反叛者的貶稱 [mobster]。如:盜亂(盜匪之亂)
◎ 盜 dào
〈副〉
偷偷地,暗中地 [in secret]
民亦間盜鑄錢?!妒酚洝て綔?zhǔn)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