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去三面
- 拼音tāng qù sān miàn
- 注音ㄊㄤ ㄑㄩˋ ㄙㄢ ㄇㄧㄢˋ
- 成語繁體湯去三靣
- 成語解釋泛言普施仁德。
- 成語出處《史記·殷本紀(jì)》:“湯出,見野張網(wǎng)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wǎng)?!瘻唬骸?,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wǎng)?!T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成語例子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暢傳》:“湯去三面,八方歸仁?!?/li>
- 成語結(jié)構(gòu)主謂式成語
-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網(wǎng)開一面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史記?殷本紀(jì)》:“湯出,見野張網(wǎng)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wǎng)。’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wǎng)?!T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焙笠蛞浴皽ト妗狈貉云帐┤实?。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湯去三面
- 湯去三面是一個(gè)漢語詞匯,拼音tāng qù sān miàn,意思是普施仁德。
“湯去三面”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shù)目。見〖數(shù)字〗。 2.表示多數(shù)或多次:~思。~緘其口。 3.姓。...
去:1.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跟“來”相對(duì)):~路。~向。從成都~重慶。他~了三天,還沒回來。 2.離開:~國。~世?!??!魞杀?。 3.失去;失掉:大勢(shì)已~。 4.除去;除掉:~...
湯:[tāng] 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調(diào)后以汁液為主的副食:米~。姜~。煲~。 2.開水;熱水:赴~蹈火。 3.中藥方劑。用水煎服:茵陳~。 4.也叫成湯、唐、大乙。商朝第一個(gè)君...
面:1.頭的前部;臉:~孔?!珟⑿?。 2.向著;朝著:背山~水。這所房子~南坐北。 3.物體的表面,有時(shí)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地~。路~。圓桌~兒。~兒磨得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