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miànㄇㄧㄢˋ-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部首面
- 總筆畫9畫
- 部外筆畫0畫
- 結(jié)構(gòu)單一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132522111
- 筆順順序橫/撇/豎/橫折/豎/豎/橫/橫/橫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9762
- 五筆dmjd|dljf
- 倉頡mwsl
- 鄭碼gjkd
- 四角10602
- 異體字靣
“面”字的意思
1.頭的前部;臉:~孔?!珟⑿Α?/p>
2.向著;朝著:背山~水。這所房子~南坐北。
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地~。路~。圓桌~兒?!珒耗サ煤芄?。
4.當面:~談?!??!?。
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兒。
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gòu)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
7.部位或方面:正~。反~。片~。全~。多~手?!愕?。
8.方位詞后綴:上~。前~。外~。左~。西~。
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鏡子。兩~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shù):見過一~。
10.姓。
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豆~。小米~。玉米~。高粱~。
12.粉末:藥~兒。胡椒~兒。
13.面條:掛~。切~。湯~。一碗~。
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倭瓜。煮的紅薯很~。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的。
“面”字的基本解釋
● 面
(-麵、麪)
miàn ㄇㄧㄢˋ
頭的前部,臉:臉~。顏~?!俊!嘤U。 用臉對著,向著:~對。~壁(①面對著墻;②佛教指面對墻壁靜坐修行)。 事物的外表:地~?!眩ū砻娴?、非真心相交的朋友)?!~(票面的數(shù)額)。 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 量詞,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 會見,直接接頭的:當~。~議。~晤。耳提~命(“耳提”,提著耳朵叮囑;“面命”,當面指教,形容教誨殷切)。 幾何學上指線移動所生成的形跡,有長有寬沒有厚的形:平~。曲(qū)~。 糧食磨成的粉:小米~。玉米~。特指小麥磨成的粉:一袋~。 粉末:藥~兒。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條狀食物:~條。 食物含纖維少而柔軟:這種瓜很~。
英語 face; surface; plane; side, dimension
德語 Gesicht (S),Oberflche (S),ZEW für Gegenstnde, bei denen eine Flche die Haupteigenschaft ist (z.B. Flagge, Trommel, Spiegel, ...) (Zhl),Radikal Nr. 176 = Gesicht, Flche, Seite (Sprachw)
法語 face,surface,aspect,farine,nouilles,(classificateur pour les objets plans ou susceptibles d'être étendus : drapeaux, miroirs, pans de mur, gongs)
“面”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面
靣 miàn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龐?!懊妗?,在古代指人的整個面部?!澳槨笔俏簳x時期才出現(xiàn),而且只指兩頰的上部,唐宋口語中才開始用同“面”本義:臉)
(2) 同本義 [face]
面,顏前也?!墩f文》
使萬民和說而正王面?!吨芏Y·撢人》
私面私獻?!吨芏Y·司儀》
大輅在賓階面?!稌ゎ櫭?/p>
必唾其面。——《戰(zhàn)國策·趙策》
滿面塵灰煙火色?!啤?白居易《賣炭翁》
女之靧面?!鳌?袁宏道《滿井游記》
椎髻仰面?!鳌?魏學洢《核舟記》
又如:面不廝睹(臉不對著看,表示生氣);顏面(臉面;臉部;體面;面子);滿面(整個面部)
(3) 外表;表面 [surface;top;face]
微瀾動水面。——韓愈《南山詩》
又如:面從(表面順從。指非出于由衷之愿);面友(非以真誠相交的朋友);面交(不以真誠相交的朋友);面朋(未以真誠相交的朋友)
(4) 皮,面。遮蓋物;遮蓋另一物的東西 [cover;the right side;outside]。
如:書面兒;被面;夾襖面;鞋面
(5) 部位;方面 [side;aspect]
四面竹樹環(huán)合?!谠吨列∏鹞餍∈队洝?/p>
南面有三谷?!濉?姚鼐《登泰山記》
又如:球的上表面;光明面;四面包圍敵人;面面(各方面,各角度)
(6) 幾何學上稱線移動所生成的形跡 [surface]
皆面也。——蔡元培《圖畫》
體面互見。
水面初平云腳低?!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又如:舍體而取面;平面;面積
(7) 情面 [feelings]。
如:面弱(講情面;軟弱)
詞性變化
◎ 面 miàn
〈形〉
(1) 當面 [personally;directly;face to face]
面語之?!濉?方苞《獄中雜記》
即面署第一。——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面欺(當面欺君);面是背非(面和心不和);面陳(當面陳述);面違(當面違逆他人意旨)
◎ 面 miàn
〈動〉
(1) 朝向;面對;面向 [face a certain direction]
皆西面而望大王。——《戰(zhàn)國策·秦策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读凶印珕枴?/p>
面山而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稇?zhàn)國策·趙策》
面墻而立,不成人也?!稌x書·涼武昭王傳》
開窗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啤?孟浩然《過故人莊》
南面召見?!鳌?宗臣《報劉一丈書》
背山而面野?!灿ⅰ澈振憷柚?、 嚴復譯《天演論》
又如:面壁(佛家語,指面對墻壁,端坐靜修);面面相窺(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對看);面墻而立(人如不學,就象面向墻壁而立,毫無所見);面面(面對面)
(2) 見面 [meet]
許久不面,請到宮少坐一時,何如?——《西游記》
又如:面圣(舊時稱朝見皇帝為面圣)
(3) 通“勔”。勉勵 [exhort;encourage]
天迪從子保,面稽天若?!稌ふ僬a》
謀面,用丕訓德?!稌ち⒄?/p>
(4) 通“偭”。面向 [face to]
尊壺者面其鼻?!抖Y·少儀》
(5) 通“偭”。背向 [back on]
馬童面之?!妒酚洝ろ椨鸨炯o》
面而封之?!稘h書·張歐傳》
◎ 面 miàn
〈量〉
——多用于扁平的物件。如:一面鏡子;一面旗子
◎ 面
麵、麪 miàn
〈名〉
(1) 面粉,小麥精細地磨成的粉 [wheat flour]
麪,麥末也?!墩f文》
又如:面糊鬼(用面糊粘成的紙牌);玉米面;大米面;白面
(2) 纖細微粒組成的物質(zhì) [powder]。
如:胡椒面;藥面
◎ 面
麵 miàn
〈形〉
食物纖維少而柔軟的 [soft and floury]。
如:這塊白薯真面
“面”字的辭典解釋
臉部。如:「面貌」、「顏面」、「臉面」?!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溉诵闹煌?,如其面焉?!?/p>
物體的外表或上部的一層。如:「路面」、「水面」、「地面」、「封面」。
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量詞: 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一面國旗」、「兩面鏡子」、「三面牆」。 計算見面次數(shù)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景況、情況。如:「場面」、「局面」、「世面」。
幾何學上稱線在空間移動而成的形跡,有長、寬度而無厚度。如:「平面」。
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見、相見。如:「見面」?!抖Y記·曲禮上》:「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顾巍ぬK軾〈與任德翁〉:「年月不面,思企深劇?!?/p>
向著、對著。如:「背山面水」、「面壁思過」。《列子·湯問》:「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p>副
當面。如:「耳提面命」、「面授機宜」?!稘h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