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順效逆
- 拼音qù shùn xiào nì
- 成語解釋順、逆:指對君主、國家的叛逆和忠順。比喻背離道,仿效壞人干壞事。
- 成語出處《左傳.隱公三年》:“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
- 成語例子試想用弱敵強,怎得為明?去順效逆,怎得為智?去順效逆,怎得為忠? ▲蔡東藩《后漢演義》第四十六回
- 成語結構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順、逆:指對君主、國家的叛逆和忠順。比喻背離道,仿效壞人干壞事。
“去順效逆”單字解釋
去:1.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跟“來”相對):~路?!?。從成都~重慶。他~了三天,還沒回來。 2.離開:~國?!馈!?。~留兩便。 3.失去;失掉:大勢已~。 4.除去;除掉:~...
效:1.效果;功用:功~。成~。無~。見~。 2.姓。 3.仿效:~法。上行下~。 4.為別人或集團獻出(力量或生命):~力?!珓??!?..
逆:1.方向相反。與“順”相對:~風?!鳌?2.抵觸;不順從:~耳?!?。 3.背叛;背叛者:叛~?!a(chǎn)。 4.迎接:~旅(旅館)。 5.事先:~知?!?。...
順:1.向著同一個方向(跟“逆”相對):~風?!鞫隆?2.依著自然情勢(移動);沿(著):~大道走。水~著山溝流。 3.使方向一致;使有條理次序:把船~過來,一只一只地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