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逆鱗
- 拼音pī nì lín
- 注音ㄆㄧ ㄋㄧˋ ㄌㄧㄣˊ
- 成語繁體批逆鱗
- 成語解釋批:觸;逆鱗:倒生的鱗。觸犯了龍喉下的逆鱗。比喻臣下直言勸諫,觸犯君主。也比喻弱國侵犯強國。
- 成語出處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燕策》:“秦地遍天下,威脅韓魏趙氏,則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逆鱗哉!”
-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批逆龍鱗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批:觸;逆鱗:倒生的鱗。觸犯了龍喉下的逆鱗。比喻臣下直言勸諫,觸犯君主。也比喻弱國侵犯強國。
國語詞典
- 逆鱗,指龍喉下倒生的鱗片。批逆鱗引申為直言諍諫。參見「嬰鱗」條。
- 《戰(zhàn)國策.燕策三》:「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
- 《新唐書.卷九七.魏征傳》:「陛下導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數(shù)批逆鱗哉!」
網(wǎng)絡解釋
- 批逆鱗
- 【解釋】觸犯了龍喉下的逆鱗。比喻臣下直言勸諫,觸犯君主。也比喻弱國侵犯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