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應之才
- 拼音sì yìng zhī cái
- 成語解釋肆應:應對。形容人善于應對。
- 成語出處《淮南子.原道訓》:“是故響不肆應,而影不一沒呼叫仿佛,默然自得?!?/li>
- 成語例子為牧令者,即有肆應之才,亦難治理。 ▲《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卷二十四
- 成語結(jié)構(gòu)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肆應:應對。形容人善于應對。
“肆應之才”單字解釋
之:1.往:由京~滬。君將何~? 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不得。取~不盡。操~過急。言~成理。取而代~。有過~無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稱代詞。虛用,無...
應:[yìng] 1.回答或隨聲相和:~答。呼~?!珜Γù饘Γ??!停╤è)。答~。喊他不~?!?。反~(a.化學上指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產(chǎn)生性質(zhì)和成分與原來不同的新物質(zhì);b.人和動...
才:1.才能:德~兼?zhèn)?。多~多藝。這人很有~。 2.有才能的人:干~。奇~。 3.姓。 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來就要走? 5.表示事情發(fā)生得晚或結(jié)束得晚:他說星期三動身,到星期五~走...
肆:1.任意而行,不顧一切:~無忌憚?!袩o忌。 2.鋪子;商店:市~。酒~。 3.數(shù)目“四”的大寫。多用于票證、賬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