麑
níㄋㄧˊ- 拼音ní
- 注音ㄋㄧˊ
- 部首鹿
- 總筆畫19畫
- 部外筆畫8畫
- 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4135221153532151135
- 筆順順序點(diǎn)/橫/撇/橫折/豎/豎/橫/橫/豎提/撇/豎彎鉤/撇/豎/橫/橫折/橫/橫/撇/豎彎鉤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9E91
- 五筆ynjq|oxxq
- 倉(cāng)頡iphxu
- 鄭碼txnr
- 四角00212
- 異體字猊 麛
“麑”字的意思
古書上指小鹿。
“麑”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麑
ní ㄋㄧˊ
◎ 幼鹿。
英語(yǔ) fawn, young deer
德語(yǔ) beige, hellbraun
法語(yǔ) faon
“麑”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麑 ní
〈名〉
(1) 幼鹿 [fawns]
冬日麑裘?!俄n非子·五蠹》
(2) 又如:麑母(幼鹿之母);麑鹿(初生小鹿);麑裘(用小鹿皮做的皮衣);麑卵(鹿胎)
“麑”字的辭典解釋
麑ㄋㄧˊní名
狻麑:即獅子。也作「狻猊」。
小鹿。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麑〉:「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通「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