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
jǐㄐㄧˇ- 拼音jǐ
- 注音ㄐㄧˇ
- 部首鹿
- 總筆畫13畫
- 部外筆畫2畫
- 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4135221153535
- 筆順順序點(diǎn)/橫/撇/橫折/豎/豎/橫/橫/豎提/撇/豎彎鉤/撇/橫折彎鉤/橫斜鉤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9E82
- 五筆ynjm|oxxw
- 倉頡iphn
- 鄭碼txqd
- 四角00217
“麂”字的意思
哺乳動物,是小型的鹿,雄的有長牙和短角。腿細(xì)而有力,善于跳躍。種類較多,生活在我國的有黑麂、黃麂、小麂等。通稱麂子。
“麂”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麂
jǐ ㄐㄧˇ
◎ 哺乳動物的一屬,像鹿,腿細(xì)而有力,善于跳躍,皮很軟可以制革。通稱“麂子”。
英語 species of deer
德語 Muntjaks
法語 Muntiacus
“麂”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麂 jǐ
〈名〉
麂子 [muntjac],像鹿,比鹿小,毛黃黑色,雄的有很短的角,皮可做鞋面、手套等,肉可以吃。如:麂眼(形狀如麂眼的籬格)
“麂”字的辭典解釋
麂ㄐㄧˇjǐ 名
一些亞洲小型鹿的統(tǒng)稱。形似犬而較大。雄麂有獠牙、短角。腿細(xì)而有力,善跳躍。毛棕色,皮柔軟,可制革。俗稱為「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