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
jìㄐㄧˋ- 拼音jì
- 注音ㄐㄧˋ
- 部首讠
- 總筆畫4畫
- 部外筆畫2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4512
- 筆順順序點/橫折提/橫/豎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8BA1
- 五筆yfh
- 倉頡ivj
- 鄭碼sed
- 四角34700
- 異體字計
“計”字的意思
1.計算:核~。共~。不~其數(shù)。數(shù)以萬~。
2.測量或計算度數(shù)、時間等的儀器:體溫~。血壓~。晴雨~。
3.主意;策略;計劃:~策。巧~。緩兵之~。眉頭一皺,~上心來。百年大~,質(zhì)量第一。
4.做計劃;打算:設(shè)~。為加強(qiáng)安全~,制定了工廠保衛(wèi)條例。
5.計較;考慮:不~成敗。無暇~及。
6.姓。
“計”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計
(計)
jì ㄐㄧˋ
核算:~時?!浚╨iàng )?!粘坦?。 測量或核算度數(shù)、時間、溫度等的儀器:晴雨~。濕度~。 主意,策略:~策。~謀。 謀劃,打算:~劃。~議。 姓。英語 plan, plot; strategem; scheme
德語 berechnen (V)
法語 compter,calculer,appareil de mesure,idée,plan,stratagème,combinaison,projet,manoeuvre
“計”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計
計 jì
〈動〉
(1) (會意。從言,從十?!把浴庇袛?shù)( shǔ)的意思;“十”是整數(shù),表示事物成一個數(shù)目。數(shù)數(shù)字,所以有計算的意思。本義:算賬;總計;計算)
(2) 同本義 [count;compute;calculate]
計,會算也?!墩f文》
計數(shù)剛?cè)嵋?,輕重也,大小也,實虛也,遠(yuǎn)近也,多少也,謂之計數(shù)?!豆茏印て甙l(fā)》
學(xué)書計?!抖Y記·內(nèi)則》
命農(nóng)計耦耕事?!抖Y記·月令》
計億事?!秶Z·鄭語》。注:“算也。”
計日而待。——諸葛亮《出師表》
計日以還。——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而計其長。——明· 魏學(xué)洢《核舟記》
蹄躈各千計。——《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計會(計算賬目;秋后算賬;謀劃,部署);計口(按人口計算);計度(安排生活用度);算計(估計)
(4) 計較;關(guān)心于 [be concerned about]
以六計弊群吏之治?!吨芏Y·太宰》
主逼畏不敢計?!顿Y治通鑒》
(5) 又如:計惜(計較與吝惜);計爭(計較爭執(zhí));計功謀利(計較功名,謀求私利);不計報酬
(6) 商議;謀劃 [discuss;scheme]
計,謀也。——《廣雅》
以能遂疑計惡。——《國語·吳語》。注:“慮也?!?/p>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yuǎn)。——《戰(zhàn)國策·趙策》
非計久長。
長安君計短。
計之曰。——唐· 柳宗元《三戒》
(7) 又如:計不得售;計處(考慮;謀劃);計畫(計慮;謀劃);計開(列寫出來);計事(商議大事);計奏(商議后奏請);計辦(商議辦理);商計
(8) 考察;審核 [inspect;check;examine and verify]
料敵計險。——《孫子兵法·威王問》
(9) 又如:計勘(審核勘驗);計制(審核規(guī)格)
詞性變化
◎ 計
計 jì
〈名〉
(1) 算法;算術(shù) [algorithm;arithmetic]。如:計歷(算歷)
(2) 計簿 [account book]。如:計籌(計簿。記載戶口、墾田、錢糧出入之?dāng)?shù)的簿冊)
(3) 呈送計簿的官吏 [official for escorting account books]。如:計節(jié)(計吏所持的符節(jié));計車(計吏所乘的車)
(4) 計策;計謀 [plan;stratagem]
計者,事之本也?!稇?zhàn)國策·秦策》
計者,所以定事也?!俄n非子·存韓》
吾計已決?!獫h· 劉向《列女傳》
計無所出?!獣x· 干寶《搜神記》
何以為計?!濉?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5) 又如:計疏(計謀疏失);計智(智謀);緩兵之計;失計;巧計;空城計;苦肉計
(6) 測量或計算度數(shù)、時間的儀表 [gage;meter]。如:靜電計;體溫計;溫度計;安培計
(7) 生計,謀生手段 [livelihood]。如:家計
(8) 經(jīng)濟(jì)力量;經(jīng)濟(jì)開支 [economy]。如:國計民生
(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