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
jùㄐㄩˋ- 拼音jù
- 注音ㄐㄩˋ
- 部首耳
- 總筆畫14畫
- 部外筆畫8畫
- 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12211154323334
- 筆順順序橫/豎/豎/橫/橫/提/橫撇/橫鉤/點(diǎn)/撇/豎/撇/撇/撇/捺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805A
- 五筆bcti|bciu
- 倉(cāng)頡sehho
- 鄭碼cexg
- 四角17232
“聚”字的意思
1.聚集:~會(huì)。~沙成塔。大家~在一起商量商量。明天星期日,咱們找個(gè)地方~~。
2.姓。
“聚”字的基本解釋
● 聚
jù ㄐㄩˋ
會(huì)合,集合:~合。~會(huì)?!e?!!劇!珨n?!R?!?。歡~一堂。物以類~。凝~?!吵伤?。
英語(yǔ) assemble, meet together, collect
德語(yǔ) sich versammeln, zusammentreffen, zusammenkommen (V),erfassen, sammeln (Num),poly (Num, Chem)
法語(yǔ) se réunir
“聚”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聚 jù
〈名〉
(1) (形聲。小篆,下面是三個(gè)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聲符。本義:村落)
(2) 同本義 [village]
聚,會(huì)也?!墩f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鎮(zhèn),北方曰集皆是。
一年而所居成聚?!妒酚洝の宓奂o(jì)》
聚曰序?!妒酚洝て降奂o(jì)》
所止聚落化其德?!逗鬂h書·王扶傳》。注:“小于鄉(xiāng)曰聚。”
鄉(xiāng)聚里中人哀而救之。——?jiǎng)⑾颉墩f苑》
禹無十戶之聚,以王諸侯。—— 枚乘《上書諫吳王》
又如:聚落(村落里邑,人群聚居的地方)
(3) 眾;集團(tuán);一伙 [group]
我是以有輔氏之聚。——《左傳·成公十三年》
陳人恃其聚。——《左傳·哀公十七年》
又如:聚觀(群聚觀看);聚口(猶齊聲)
(4) 地名 [Ju city]。在今山西省絳縣東南
詞性變化
◎ 聚 jù
〈動(dòng)〉
(1) 會(huì)合;聚集 [assemble;flock together;gather;get together]
而發(fā)于眾心之所聚。——《管子·君臣上》
聚室而謀日?!读凶印珕枴?/p>
以王命聚之?!啤?柳宗元《捕蛇者說》
鳴鑼聚眾。——《廣東軍務(wù)記》
聚至百有余鄉(xiāng)。
又如:聚散浮生(指人生聚散無定。浮生:人活著的時(shí)候是虛浮無定的);聚麀之誚(比喻和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在一起,遭人恥笑。麀:母鹿,泛指母獸);聚寇(聚集起來的盜寇)
(2) 積蓄,累積 [accumulate]
聚菽粟?!赌印ど匈t中》
我今將畜積并聚之于倉(cāng)廩?!盾髯印ね踔啤?/p>
又如:聚沙成塔;聚米(堆積米粒做成模型以說明軍事形勢(shì),運(yùn)籌決策;米堆。形容矮小);聚貨(聚集貨物)
(3) 征集 [collect]
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柳宗元《捕蛇者說》
(4) 使民眾聚居 [assemble;dwell in groups]
大叔完聚。(完;修好城墻。)——《左傳》
“聚”字的辭典解釋
集合、會(huì)合。如:「物以類聚」。《易經(jīng)·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吳句餘予之朱方,聚其族焉而居之,富於其舊。」
堆積、蓄積。如:「聚沙成塔」。《荀子·王制》:「我今將畜積并聚之於倉(cāng)廩?!埂夺釢h書·卷二四·馬援傳》:「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埶?!?/p>
徵收、搜括?!墩撜Z(yǔ)·先進(jìn)》:「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p>名
村落?!妒酚洝ぞ硪弧の宓郾炯o(jì)》:「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唐·張守節(jié)·正義:「聚,謂村落也?!?jié)h·王襃〈僮約〉:「往來市聚,慎護(hù)姦偷?!?/p>
人群?!蹲髠鳌こ晒辍罚骸蛤瘎⑽疫呞?,我是以有輔氏之聚?!箷x·杜預(yù)·注:「聚,眾也?!?/p>
積蓄?!蹲髠鳌ぐЧ吣辍罚骸赋坠畞y,陳人恃其聚而侵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