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字的意思
1.文言指示代詞。這;這個;這里:~人。生于~。
2.文言連詞。于是;就。
3.上古漢語指劈、砍:斧以~之。
“斯”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斯
sī ㄙˉ
這,這個,這里:~人?!珪r。以至于~。乃,就:有備~可以無患。劈:“墓門有棘,斧以~之”。古同“廝”,卑賤。古同“澌”,盡。姓。英語 this, thus, such; to lop off; emphatic particle
德語 dem, diese
法語 ce,cet,ces
“斯”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斯 sī
〈動〉
(1) (會意。從斤,其聲。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義:劈;砍)
(2) 同本義 [split]
斯,析也。——《說文》
墓門有棘,斧以斯之?!对姟り愶L·墓門》
有斯明享?!稌ぞ普a》。鄭注:“析也?!?/p>
廝(斯)輿之卒?!稘h書·嚴助傳》。注:“析薪者也?!?/p>
(3) 扯裂 [tear]
斯,裂也?!稄V雅》。王念孫疏證:“今俗語猶呼手裂為斯?!?/p>
(4) 分開 [divide]
斯而析之,精至于無倫,大至于不可圍?!肚f子》
(5) 距離;離開 [leave]
華胥氏之國…不知斯 齊國幾千萬里?!读凶印S帝》
詞性變化
◎ 斯 sī
〈代〉
(1) “斯”假借為“此”,這,這個 [this]
斯,此也?!稜栄拧め屧b》
斯言之玷。——《詩·大雅·抑》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而毅宗之語公主,亦曰:“若何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黃宗羲《原君》
(2) 又如:斯世(此世,今世);斯人(此人);生于斯,長于斯
◎ 斯 sī
則。就 [then]——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結論
人之性,心有憂喪則悲,悲則哀,哀斯憤,憤斯怒,怒斯動,動則手足不靜?!痘茨献印?/p>
◎ 斯 sī
〈形〉
(1) 通“廝”。古時干粗雜活的奴隸或仆役。引申為卑賤 [humble;low]
旅瑣瑣,斯其所取災?!兑住ぢ谩?/p>
鄉(xiāng)官部吏,職斯祿薄?!逗鬂h書·左雄傳》上疏
(2) 又如:斯役(廝役。指干雜事的勞役);斯養(yǎng)(即廝養(yǎng)。奴仆)
(3) 白色 [white]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对姟ば⊙拧ゐ~》
◎ 斯 sī
〈助〉
(1) 表示結構,相當于“之”、“的” [of]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对姟ば⊙拧に垢伞?/p>
(2) 用在倒裝賓語和動詞之間,以確指行為的對象,相當于“是” [be]
篤公劉,于京斯依。——《詩·大雅·公劉》
(3) 用在形容詞之后,相當于“然” [function word]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对姟ご笱拧?/p>
“斯”字的辭典解釋
劈裂、析分?!墩f文解字·斤部》:「斯,析也?!埂对娊洝り愶L·墓門》:「墓門有棘,斧以斯之?!埂肚f子·則陽》:「斯而析之,精至于無倫,大至于不可圍?!?/p>
距離?!读凶印S帝》:「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p>代
此、這個、這里。用于文言文。如:「生于斯,長于斯?!?、「斯人」、「以至于斯」。
連則、就。用于文言文。《論語·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埂痘茨献印け窘洝罚骸溉酥?,心有憂喪則悲,悲則哀,哀斯憤,憤斯怒。」
介之、的?!对娊洝ぶ苣稀ん埂罚骸阁褂穑栐栙?,宜爾子孫,振振兮?!?/p>助
表示疑問的語氣。相當于「呢」?!对娊洝ば⊙拧ず稳怂埂罚骸副撕稳怂?,其心孔艱?!?/p>
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于「呵」、「啊」?!对娊洝め亠L·鴟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p>
是。用于倒裝句?!对娊洝め亠L·七月》:「朋酒斯饗,曰殺羔羊?!?/p>副
盡、都?!稌洝そ痣罚骸钢芄訓|二年,則罪人斯得?!?/p>名
姓。如三國時吳國有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