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
qiāoㄑㄧㄠ- 拼音qiāo
- 注音ㄑㄧㄠ
- 部首攴
- 總筆畫14畫
- 部外筆畫10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41251252512154
- 筆順順序點/橫/豎/橫折/橫/豎/橫折鉤/豎/橫折/橫/豎/橫/橫撇/橫鉤/捺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6572
- 五筆ymkc
- 倉頡ybye
- 鄭碼sjix
- 四角01247
- 異體字 搞 摮 毃
“敲”字的意思
1.在物體上面打,使發(fā)出聲音:~門。~鑼打鼓。
2.敲竹杠;敲詐:有的商人一聽顧客是外鄉(xiāng)口音,往往就要~一下子。
“敲”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敲
qiāo ㄑㄧㄠˉ
◎ 打,擊:~打。~擊。~詐?!吂模ㄓ鲝呐詭腿苏f話)。~門磚?!俏?。旁~側(cè)擊。
英語 strike, beat, pound, hammer; rap
德語 jdn. abzocken (V),schlagen (auf Glocke o..) (V)
法語 battre,frapper,escroquer,arnaquer
“敲”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敲 qiāo
〈動〉
(1) (形聲。從攴,高聲。攴, pū,輕擊。象手(又)拿小棍輕擊的樣子。本義:敲擊,叩打)
(2) 同本義 [knock]?
敲,擊頭也?!墩f文》
奪之杖以敲之。——《左傳·定公二年》。釋文:“擊聲也。”
下見共王五伯,將敲其頭矣?!秴问洗呵铩ぎ攧?wù)》
僧敲月下門?!巍?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欲著敲字。
作推敲之勢。
作敲字佳矣。
敲剝天下?!濉?黃宗羲《原君》
(3) 又如:敲撲(拷打);敲絲(銀子。古時銀錠上面都敲有圓紋,故稱);敲枰(下棋);敲翻(打斷)
(4) 推敲 [weigh]。如:敲一敲實(摸底;探虛實);敲句(推敲語句);敲吟(推敲吟誦詩句);敲推(推敲);敲磕(推敲,琢磨);敲詩(推敲詩句)
(5) 敲詐 [blackmail]。如:敲削(敲剝。敲詐剝削);敲磕(敲詐);敲磨(猶敲剝);敲鏝兒(敲詐錢財)
詞性變化
◎ 敲 qiāo
〈名〉
短杖式的刑具 [implement like short stick]
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獫h· 賈誼《過秦論》
“敲”字的辭典解釋
叩、擊。如:「敲打」、「敲鑼」。唐·李商隱〈北青蘿〉詩:「獨敲初夜磬,閑倚一枝藤?!顾巍ぬK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詩:「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p>
斟酌、推究。明·李昌祺《剪燈余話·卷一·聽經(jīng)猿記》:「舉手推敲,頗類苦吟之賈島?!?/p>
揩油、訛詐、勒索。如:「敲詐」、「敲竹杠」、「狠敲一筆」。
名短杖?!段倪x·賈誼·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以鞭笞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