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字的意思
1.寂靜:沉~。~寥?!珶o一人。萬籟俱~。
2.寂寞:枯~。孤~。
“寂”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寂
jì ㄐㄧˋ
◎ 靜,沒有聲音:~靜。~寞。孤~?!!珳?。~默。~寥(寂靜空曠)。
英語 still, silent, quiet, desolate
德語 einsam, verlassen (Adj),still, ruhig (Adj)
法語 silencieux,tranquille
“寂”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寂 jì
〈形〉
(1) (形聲。從宀( mián),叔聲。本義:靜悄悄,沒有聲音)
(2) 同本義 [quiet;silent]
寂,無人聲?!墩f文》
寂寥宇宙?!端淖又v德論》
寂兮寥兮,獨立不改?!独献印?/p>
寂然不動。——《易·系辭上》
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谠队乐莅擞洝?/p>
滿坐寂然。——《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人視端容寂。——明· 魏學洢《核舟記》
俄而寂然?!濉?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又如:寂寂悄悄(悄悄地,不弄出聲音地);寂密(隱密);寂天寞地(悄無聲息)
(4) 安詳閑靜,心志淡泊 [composed and leisurely]
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怠娥B(yǎng)生論》
(5) 又如:寂泊(恬靜淡泊,不追求名利);寂漠(清靜;恬淡)
(6) 寂寞;孤單;冷落 [solitary]
廓落寂而無友兮,誰可與玩此遺芳?!獓兰伞栋r命》
(7) 又如:寂處(寂寞獨處);寂漠(冷落;凄涼);寂淹(孤寂滯留)
(8) 佛教謂寂滅常靜之道 [quiet]。如:寂定(佛家指心不馳散,保持安靜不動的精神狀態(tài))
詞性變化
◎ 寂 jì
〈動〉
佛教稱僧尼死為“涅槃”,或叫“寂”、“宴寂”、“圓寂”、“寂滅” [(of a Buddhist monk or nun)die]。如:寂滅虛無(佛教語。指佛家的教義或道理。寂滅:指人死后身體寂靜,靈魂超脫,永無生死。虛無:指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虛無的)
“寂”字的辭典解釋
靜。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詩:「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元·張可久〈一 枝花·長天落彩霞套·梁州〉曲:「萬籟寂,四山靜?!?/p>
冷清、孤單。如:「孤寂」、「寂寥」、「寂寞」。
動佛教稱僧尼死亡為「寂」。如:「圓寂」?!毒暗聜鳠翡洝ぞ硭摹め栽阑郯矅鴰煛罚骸纲壬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