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胡子
- 拼音hóng hú zǐ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舊時東北地區(qū)活動在深山野林中結伙打劫的人。
國語詞典
- 舊時東北各省對土匪的稱呼。東北最強悍的山匪,早年多是胡人,其馳騁于大草原上時,多喜歡戴紅頭巾,故稱為「紅胡子」。
- 也稱為「胡匪」、「胡子」、「胡匪」、「胡子」。
網(wǎng)絡解釋
- 紅胡子
- 《紅胡子》是由日本東寶映畫制作發(fā)行的185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黑澤明執(zhí)導,三船敏郎、加山雄三、山崎努、團令子、香川京子等主演,于1965年4月3日在日本上映。
- 該片改編自山本周五郎所著小說《紅胡子診療譚》,以江戶時代,幕府設置的醫(yī)療機關小川醫(yī)院為舞臺,講述了在那里上演著的庶民們的生活,及所長紅胡子跟著青年醫(yī)師的心靈交流。
“紅胡子”單字解釋
子:1.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女?!珜O?!??!埽ê筝吶?,年輕人)。 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瓜~兒?!珜?。 3.動物的卵:魚~。蠶~。 4.幼小的,小的:~雞?!??!?..
紅:[hóng] 1.像鮮血的顏色:~棗。~領巾。 2.象征喜慶的紅布:披~。掛~。 3.象征順利、成功或受人重視、歡迎:~運。開門~。滿堂~。他唱戲唱~了。 4.象征革命或政治覺悟高:~軍...
胡:1.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人?!??!Вㄎ饔虺錾纳倥??!剑ā昂痹诒狈?;“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 2.泛指外國或外族的:~椒?!希S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