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龍
- 拼音zhú ló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一種上架版屋的巨型竹筏。2.連接在一起的引水竹筒。3.一種竹制民間工藝品。
網(wǎng)絡解釋
- 竹龍
- 山東“泰安竹龍”是很有特色的。它是選用泰山生長的青細竹,削刻為一
- 節(jié)節(jié)龍身串連而成,共有七節(jié),約四五十厘米長。龍角龍爪都是利用自然竹枝
- 彎曲制成的。全身不用彩繪,而是用豆油燈熏黑,煙油與竹液黏合經(jīng)久不掉,
- 再用排線刀刻上花紋,黑白分明。再在龍嘴處點上紅漆,頭上釘上簧絲連接的
- 兩個紅絨球,非常醒目。尾部還安上竹哨,能吹響和擺動,十分有趣。
- 泰安的竹龍聞名還與過去祭祀泰山碧霞元君(泰山娘娘)有關。碧霞元君
- 為東岳大帝之女,與東岳大帝同居泰山。按“泰”字在《易經(jīng)泰卦傳》內(nèi),表
- 示天地交而萬物通之意,故有求雨之祭祀及婦女生子之意。龍與雨及子都有聯(lián)
- 系,古代傳說龍具有降雨的神性,又能化身為天子和偉人。所以,成語有“望
- 子成龍”之說,希望兒子能成為出人頭地的人物。故舊時到泰山頂碧霞祠求雨
- 求子者絡繹不絕,歸時都要買一條竹龍帶下山,以圖吉利。而且一路吆喝:“
- 買條龍,一年不受窮”。
- 泰安竹龍為泰安市西關何氏所創(chuàng),相傳已有300多年歷史,及到第六代
- 傳人何相忠老人時,除制作竹龍外,還能制作京胡、二胡、板胡、簫、笛等樂
- 器,以及畫眉哨、水哨、管子、空竹、玩具紡車、火筒子等十余種耍貨。雖然
- 何相忠老人已于數(shù)年前故世,但家人已繼承了這門技藝,他們做的竹龍多次獲
- 得山東省旅游產(chǎn)品優(yōu)秀展品獎和泰安市旅游工藝品一等獎,在當?shù)睾驼逛N會上
- 都很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