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竹
- 拼音lóng zhú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龍須竹。劈為篾,平細柔韌,宜作馬鞭。2.晉葛洪《神仙傳.壺公》:房(費長房)憂不得到家,公(壺公)以一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得到家耳。房騎竹杖辭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騎竹杖,棄葛陂中,視之乃青龍耳。后因以龍竹指拐杖或比喻得道成仙。
網(wǎng)絡解釋
- 龍竹
- 龍竹(學名: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unro.)禾本科、牡竹屬 直立,梢端下垂或長下垂,節(jié)處不隆起;幼時在外表被有白蠟粉;竿分枝習性高,每節(jié)分多枝,主枝常不發(fā)達。竿籜早落;籜鞘大形,厚革質(zhì),鮮時帶紫色,全緣,背面貼生暗褐色刺毛;籜耳與下延之籜片基部相連,多少有些外翻,以后易脫落;籜舌顯著,邊緣有短齒狀裂刻;籜片外翻,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表面幼時生有微毛,先端鈍圓,并具毛茸,略呈羽毛狀。
- 該種在中國云南東南至西南部各地均有分布,臺灣也有栽培。國外在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各國家都有栽培。
- 該種是牡竹屬中栽培最廣泛的,中國滇西南可能是它的自然分布區(qū)。。是世界上最大的竹類之一,可為良好的建筑和篾用竹材。其筍味苦,不宜蔬食,但加工漂洗和蒸煮后能制作筍絲和筍干,其色澤淡黃,頗受人們歡迎。
- (概述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