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
- 拼音chǎo mǐ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parched rice]∶炒過的大米
- [millet stir-fried in butter]∶蒙族人用牛油炒糜子米做成的日常食物
外語翻譯
- 英語:fried rice, millet stir-fried in butter
國語詞典
- 把米炒熟。
- 《南史.卷九.陳武帝本紀》:「齊所據(jù)城中無水,水一合貿(mào)米一升,一升米貿(mào)絹一匹,或炒米食之?!?/li>
- 炒熟的米,或將煮熟的糯米晾干后再炒而成的食品。
- 《儒林外史.第三回》:「買了四只雞,五十個蛋和些炒米、歡團之類,親自上縣來賀喜?!?/li>
- 如:「炒米糕?!?/li>
- 蒙古人的日常食物。用煮熟后再炒熟去殼的糜子米拌牛奶或黃油做成。
網(wǎng)絡解釋
- 炒米
- 炒米,蒙語叫做“蒙古勒阿木”,就是蒙古米的意思。它是用糜子經(jīng)過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清香爽口,充饑耐餓,是別具風味的傳統(tǒng)食品。
- 炒米,汕尾話叫做“察蜜”, 是汕尾市早上十點起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吃的一種伴茶禮,汕尾人民在喝咸茶的一種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