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不理
- 拼音zhì zhī bù lǐ
- 注音ㄓㄧˋ ㄓㄧ ㄅㄨˋ ㄌㄧˇ
- 成語解釋之:代詞,它;理:理睬。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 成語出處清 顧炎武《華陰王氏宗祠記》:“凡所以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聽民之所自為。”
- 成語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成語例子老師批評他,他置之不理。
- 成語結(jié)構(gòu)連動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成語辨形置,不能寫作“知”。
- 成語辨析(一)~和“置之不顧”意義基本相同;常通用。但它們有細微差別:“置之不顧”偏重在“不注意;不管”;~偏重在“不理睬”。(二)見“束之高閣”(903頁)。
- 英語翻譯sit idly by
- 日語翻譯無視(むし)する,不問(ふもん)に付(ふ)す,放任(ほうにん)する
- 俄語翻譯остáвить без внимáния <относиться безразлично>
- 其他語言<德>etwas auβer Acht lassen <taube Ohren für etwas haben><法>ne pas se soucier de <ne faire aucun cas de>
- 近義詞置之度外置若罔聞束之高閣
- 反義詞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詞語解釋
- 之:代詞,它;理:理睬。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外語翻譯
- 英語:to pay no heed to (idiom), to ignore, to brush aside
- 德語:etwas ausser acht lassen (V), unzug"anglich (Adj), taube Ohren für etwas haben
- 法語:ignorer, rester indifférent, ne pas se soucier de, ne faire aucun cas de, ne prêter aucune attention à
國語詞典
- 不聞不問,不加理會。
- 清.顧炎武〈華陰王氏宗祠記〉:「人主之于民,賦斂之而已爾,役使之而已爾,凡所以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聽民之所自為?!?/li>
網(wǎng)絡解釋
- 置之不理
- 置之不理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zhì zhī bù lǐ,意思是放在一邊,不去理睬它。 語出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十六回:“各人聽了,反不以為是,就有說他是嫌錢多的,又有說他是愿貧不愿富的,鄧儀卿種種置之不理而已?!?/li>
“置之不理”單字解釋
不:[bù] 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去?!堋!唷!?jīng)濟。~一定?!芎?。 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法?!?guī)則。 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之:1.往:由京~滬。君將何~? 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不得。取~不盡。操~過急。言~成理。取而代~。有過~無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稱代詞。虛用,無...
理:1.物質(zhì)組織的條紋;紋理:木~。肌~。條~。 2.道理;事理:合~?!??!斎绱恕?3.自然科學,有時特指物理學:~科。數(shù)~化。 4.管理;辦理:處~。~財。當家~事。 5.整理...
置:1.擱;放:安~。擱~。漠然~之?!焕?。~諸腦后。 2.設立;布置:裝~。設~。 3.購置:添~?!恍┯镁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