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角之爭
- 拼音wō jiǎo zhī zhēng
- 注音ㄨㄛ ㄐㄧㄠˇ ㄓㄧ ㄓㄥ
- 成語繁體蝸角之爭
- 成語解釋比喻為了極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爭執(zhí)。
- 成語出處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卷:“宋禮立裹之約,希蝸角之爭?!?/li>
-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
- 成語例子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卷:“宋禮立裹之約,希蝸角之爭?!?/li>
-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比喻為了極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爭執(zhí)。
國語詞典
- 比喻所爭者極小。參見「蠻觸相爭」條。
- 如:「為蝸角之爭而傷了同事間的和氣,實在是不值得!」
網(wǎng)絡解釋
- 蝸角之爭
- 蝸角之爭,讀音:wō jiǎo zhī zhēng,漢語詞語,釋義: 比喻為了極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爭執(zhí)的意思。出處:《莊子·則陽》
“蝸角之爭”單字解釋
之:1.往:由京~滬。君將何~? 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不得。取~不盡。操~過急。言~成理。取而代~。有過~無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稱代詞。虛用,無...
爭:1.因意見不一致而相互辯詰:~論。是非之~。 2.力求獲得或達到:為祖國~光。力~上游。 3.競爭;爭奪:~先恐后。只~朝夕。 4.疑問代詞。怎么;如何(見于早期白話):~奈。...
蝸:蝸牛。...
角:[jiǎo] 1.牛、羊、鹿等頭上長出的堅硬的東西:?!O?。 2.形狀像角的;物體邊緣相接的部分:菱~。桌子~。 3.數(shù)學上指由一點發(fā)出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 4.中國輔幣名。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