鋌而走險
- 拼音tǐng ér zǒu xiǎn
- 注音ㄊㄧㄥˇ ㄦˊ ㄗㄡˇ ㄒㄧㄢˇ
- 成語繁體鋌而走險
- 成語解釋鋌:急走的樣子;走險:奔赴險處。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動。 指沒有辦法,只得冒險
- 成語出處《左傳 文公十七年》:“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補(bǔ)語;含褒義
- 成語例子碰了荒年,也少不了這班人,不然,鬧出那鋌而走險的,更是不得了了。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五回
-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成語辨形鋌,不能寫作“挺”。
- 成語辨析~與“逼上梁山”區(qū)別在于:~偏重于“走險”;指冒險行為;行為可以是好的;也可是壞的;“逼上梁山”偏重于“逼”;指被迫反抗采取的一種正義的行為。
- 成語正音而,不能讀作“ěr”。
- 英語翻譯take a risk
- 日語翻譯やむをえず一(いち)か八(ばち)かの行動(こうどう)に出(で)る
- 俄語翻譯лезть на рожон <рисковáть>
- 其他語言<法>affronter hardiment le péril <faire face au danger>
- 近義詞孤注一擲見義勇為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risk danger in desperation;desperate;make a reckless move;rush headlong into danger]指沒有辦法,只得冒險
國語詞典
- 在窮途末路或受逼迫時采取冒險行動或不正當(dāng)?shù)男袨??!蹲髠鳎墓吣辍罚骸镐b而走險,急何能擇?!埂睹魇罚砣唬饔騻魅疄跛共卮髮毞ㄍ鮽鳌罚骸冈诠僖褵o余積,必至苛斂軍民,鋌而走險,盜將復(fù)發(fā)?!挂沧鳌竿Χ唠U」。
網(wǎng)絡(luò)解釋
- 鋌而走險
- 鋌而走險:漢語成語
- 鋌而走險:2017韓劇
- 鋌而走險:董成鵬、歐豪主演犯罪電影
- 鋌而走險 (漢語成語)
- 鋌而走險是漢語成語,拼音為 tǐng ér zǒu xiǎn,是指無路可走時采取冒險行為。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文公十七年》:“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鋌而走險”單字解釋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艱巨的任務(wù)。戰(zhàn)~勝之。取~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yè),~偉大的事業(yè)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
走:1.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行~。~路。孩子會~了。馬不~了。 2.跑:奔~。 3.(車、船等)運(yùn)行;移動;挪動:鐘不~了。這條船一個鐘頭能~三十里。你這步棋~壞了。 4.趨...
鋌:[tǐng] 快走的樣子:獸~亡群(亡群:失群)。 [dìng] 古指銅鐵礦石。...
險:1.地勢險惡、復(fù)雜,不易通過;險要:~地?!I礁咚?。這條盤山公路彎道多,很~。 2.地勢險惡不容易通過的地方:天~。無~可守。 3.遭到不幸或發(fā)生災(zāi)難的可能:冒~。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