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 拼音bī shàng liáng shān
- 注音ㄅㄧ ㄕㄤˋ ㄌㄧㄤˊ ㄕㄢ
- 成語繁體偪上樑山
- 成語解釋比喻被迫起來反抗。現(xiàn)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種行動。 《水滸傳》中有不少好漢都是被貪官污吏逼上梁山的,后來就把人們被逼得走投無路而進行反抗稱為逼上梁山?,F(xiàn)在常用來比喻一個人被形勢所迫不得不做某事
- 成語出處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而且要有一種相當?shù)膲毫Γ褪枪_號召,開許多會,將起軍來,‘逼上梁山’?!?/li>
- 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動
- 成語例子可以說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 成語辨形梁,不能寫作“粱”。
- 成語辨析~和“鋌而走險”;都有“被逼得走投無路而冒險、反抗”的 意思。但~偏重在反抗;多指的是正義的行動、革命行動;或由于某種客觀原因促使自己不得不做;“鋌而走險”偏重在冒險;所指的行動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
- 成語正音逼,不能讀作“bí”。
- 英語翻譯be compelled to do sth.against one\'s will
- 日語翻譯追いつめられてやむを得ず反抗する。ある行動をとらざるを得なくなる
- 俄語翻譯толкáть на бунт
- 其他語言<德>unter Druck der Ungerechtigkeit aufs Ganze gehen <zur Auflehnung getrieben werden><法>être poussé à se révolter,se rebeller malgré soi
- 近義詞迫不得已鋌而走險
- 反義詞自告奮勇自覺自愿
詞語解釋
- [be driven to revolt]《水滸傳》中有不少好漢都是被貪官污吏逼上梁山的,后來就把人們被逼得走投無路而進行反抗稱為逼上梁山?,F(xiàn)在常用來比喻一個人被形勢所迫不得不做某事
外語翻譯
- 英語:driven to join the Liangshan Mountain rebels, to drive to revolt, to force sb to desperate action
- 法語:conduit à rejoindre les rebelles des montagnes Liangshan, conduire à la révolte, forcer qqn à une action désespérée
國語詞典
- 《水滸傳》中眾多好漢因受到官府逼迫,上梁山造反。后比喻被迫走上絕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應做的事。
- 如:「做人不要太絕,以免把他逼上梁山,做出觸犯法紀的事!」
網絡解釋
- 逼上梁山 (京劇作品)
- 《逼上梁山》是1943年播出的京劇,劇目作者是楊紹萱,劉芝明、齊燕銘等
- 逼上梁山 (漢語詞語)
- 逼上梁山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ī shàng liáng shān,意思是被逼上梁山做土匪。比喻被迫進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些事情。
“逼上梁山”單字解釋
上:[shàng] 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部?!?。往~看。 2.等級或品質高的:~等?!墶!贰?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卷?!??!肽辍?4.舊時指皇帝:~諭。 5.向上面:...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敗?2.像山的東西:冰~。 3.蠶蔟:蠶上~了。 4.山墻:房~。...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shù)臋M木:房~。 2.橋:橋~。 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山~。 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
逼:1.強迫;威脅:~迫。咄咄~人。 2.強行索?。骸珎??!?。 3.十分接近;靠近:~真。直~城下。 4.狹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