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凜然
- 拼音dà yì lǐn rán
- 注音ㄉㄚˋ ㄧˋ ㄌㄧㄣˇ ㄖㄢˊ
- 成語繁體大義凜然
- 成語解釋大義:正義;凜然:嚴肅、或敬畏的樣子。由于胸懷正義而神態(tài)莊嚴,令人敬畏。 大義:正義。凜然:令人敬畏的樣子。堅持正義、英勇不屈的氣概令人敬畏大義凜然,奮裾首倡?!? 曹輔《唐顏文忠公新廟記》
- 成語出處清 顧炎武《日知錄 孫氏西齋錄》:“至于起王氏已廢之魂,上配天皇;條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義凜然?!?/li>
-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狀語;含褒義,形容勇士與英雄
- 成語例子因想起文丞相和謝先生,一般的大義凜然,使宋室雖亡,猶有余榮。(清 吳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 成語辨析~和“正義凜然”、“正氣凜然”;都可形容為了正義事業(yè)堅強不屈;令人敬畏的樣子。往往可通用。不同在于:①“大義”、“正氣”和“正義”含義不盡相同。“大義”指大道理;“正義”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正氣”指正直的氣節(jié)和光明正大的作風。②“正氣凜然”可用來表示一個人的一貫態(tài)度和表現;~和“正義凜然”一般不能。
- 成語正音凜,不能讀作“bǐnɡ”。
- 英語翻譯stand firm for the cause of justice
- 日語翻譯大義凜然 (たいぎりんぜん)
- 俄語翻譯проявлять твёрдую убеждённость в правотé своегó дéла
- 近義詞臨危不懼
- 反義詞卑躬屈膝奴顏婢膝
詞語解釋
- [inspiring awe by upholding justice;uphold the cause f righteousness]大義:正義。凜然:令人敬畏的樣子。堅持正義、英勇不屈的氣概令人敬畏
- 大義凜然,奮裾首倡。——宋· 曹輔《唐顏文忠公新廟記》
國語詞典
- 形容為了公理正義,堅強不屈,嚴峻不可侵犯的樣子。
- 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一》:「至于起王氏已廢之魂上配天皇,除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義凜然?!?/li>
網絡解釋
- 大義凜然
- 大義凜然是一個成語,讀音是dà yì lǐn rán,意思是由于胸懷正義而神態(tài)莊嚴,令人敬畏。
“大義凜然”單字解釋
義: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義:道~。大~滅親?!蝗蒉o。 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舉。~演。 3.情誼:情~。忘恩負~。 4.因撫養(yǎng)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父?!?5.人工制造的(人...
凜:1.寒冷:~冽。 2.嚴肅;嚴厲:~遵(嚴肅地遵照)。~然。~若冰霜。 3.畏懼;害怕:~于夜行。...
大:[dà] 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廳?!!珰夂颉R估勺浴?。~腹便便。 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 3...
然:1.對;不錯:不以為~。 2.指示代詞。如此;這樣;那樣:不盡~。知其~,不知其所以~。 3.然而:此事雖小,~亦不可忽視。 4.副詞或形容詞后綴:忽~。突~。顯~。欣~。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