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口同聲
- 拼音yì kǒu tóng shēng
- 注音ㄧˋ ㄎㄡˇ ㄊㄨㄙˊ ㄕㄥ
- 成語繁體異口同聲
- 成語解釋不同的嘴說出相同的話。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不同的人說同樣的話.形容意見一致.亦作"異口同音”
- 成語出處晉 葛洪《抱樸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眾,本無至心,而諫怖者,異口同聲?!?/li>
-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 成語例子眾人異口同聲地叫著:“罰!罰!”(巴金《家》十三)
-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成語辨形異,不能寫作“一”。
- 成語辨析~和“眾口一詞”。都形容人們說法一樣?!卦凇爱悺?;指不同的人;只要兩個人以上就能用;一般用于說話的場合;“眾口一詞”偏重于“眾”;指許多人;不限于說話的場合。
- 成語正音異,不能讀作“yī”。
- 英語翻譯speak with one voice
- 日語翻譯異口同音(いくどうおん)
- 俄語翻譯все в один голос
- 其他語言<德>wie aus einem Mund<法>unanimement <d'une seule voix>
- 近義詞眾口一詞有口皆碑
- 反義詞大相徑庭眾說紛紜
詞語解釋
- [bellow in one voice;join in unison;all in a breath]不同的人說同樣的話.形容意見一致.亦作"異口同音”
國語詞典
- 大家都說同樣的話。形容眾口一辭、意見相同?!侗阕樱畠绕酪狻罚骸副緹o至心,而諫布者,異口同聲,于是疑惑,竟于莫敢?!埂缎咽篮阊裕矶穑畯埻⑿闾由雀浮罚骸负顮斠姰惪谕?,認以為實,連忙起簽,差原捕楊洪等,押著兩名強盜作眼,同去擒拿張權起贓連解。」也作「異口同辭」、「異口同音」。
網絡解釋
- 異口同聲 (成語)
- 異口同聲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ì kǒu tóng shēng,意思是不同的人說同樣的話。形容意見一致。亦作"異口同音”。
“異口同聲”單字解釋
口:1.嘴。 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 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出~轉內銷?!?。古北~。 4.行業(yè);系統(tǒng);專業(yè)方向:對~支援。文教~。專業(yè)不對~。 5.容器與外...
同:[tóng] 1.相同;一樣:~類?!珰q?!ぁ?。大~小異。條件不~。~是一雙手,我為什么干不過他? 2.跟…相同:~上?!??!皬p”~“二”。 3.共同:一~。會~。陪~。 4.一同;...
聲:1.物體振動所發(fā)出的音響:鑼~。大~。 2.說話;語言:不~不響。呼~。 3.宣布;陳述:~明。~討。 4.名譽:~望。名~。 5.聲母:~韻。雙~。 6.聲調:第一~。去~。 7.量詞。...
異:1.有分別;不相同:~口同聲。大同小~。日新月~。求同存~。 2.奇異;特別:~香?!劇?3.驚奇;奇怪:驚~。深以為~。 4.另外的;別的:~日?!?。 5.分開:離~?!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