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同寒蟬
- 拼音zì tóng hán chán
- 注音ㄗㄧˋ ㄊㄨㄙˊ ㄏㄢˊ ㄔㄢˊ
- 成語繁體自同寒蟬
- 成語解釋寒蟬:冬天的蟬。自己同寒天的蟬一樣不鳴。比喻緘默不語。
- 成語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寒蟬:冬天的蟬。自己同寒天的蟬一樣不鳴。比喻緘默不語。
國語詞典
- 自比寒天的蟬而不作聲。比喻沉默不語。
- 《后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網(wǎng)絡(luò)解釋
- 自同寒蟬
- 自同寒蟬,注音:zì tóng hán chán,意指自己同寒天的蟬一樣不鳴。比喻緘默不語。
“自同寒蟬”單字解釋
同:[tóng] 1.相同;一樣:~類?!珰q?!ぁ?。大~小異。條件不~?!且浑p手,我為什么干不過他? 2.跟…相同:~上。~前?!皬p”~“二”。 3.共同:一~。會~。陪~。 4.一同;...
寒:1.冷(跟“暑”相對):~冬?!L(fēng)。天~地凍。受了一點~。 2.害怕;畏懼:心~。膽~。 3.窮困:貧~。 4.姓。...
自:1.自己:~動?!l(wèi)。~愛?!Ω!浴Z。~告奮勇。~顧不暇。不~量力。 2.自然;當(dāng)然:~不待言。公道~在人心。兩人久別重逢,~有許多話說。 3.姓。 4.從;由:~小...
蟬:昆蟲,種類很多,雄的腹部有發(fā)音器,能連續(xù)不斷發(fā)出尖銳的聲音。幼蟲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根的汁液。成蟲刺吸植物的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