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
ānㄢ- 拼音ān
- 注音ㄢ
- 部首革
- 總筆畫15畫
- 部外筆畫6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122125112445531
- 筆順順序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豎/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撇點(diǎn)/撇/橫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978D
- 五筆afpv
- 倉頡tjjv
- 鄭碼eewz
- 四角43544
- 異體字鞌
“鞍”字的意思
放在騾馬等牲口背上承受重量或供人騎坐的器具。
“鞍”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鞍
ān ㄢˉ
◎ 套在騾馬背上便于騎坐的東西:馬~?!??!](chàn )(馬鞍和墊在馬鞍下面的東西。亦稱“鞍韉”)。
英語 saddle; any saddle-shaped object
德語 Sattel
“鞍”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鞍 ān
〈名〉
(1) (形聲。從革,安聲。本義:馬鞍) 同本義 [saddle]
鞌,鞁具也?!墩f文》
令皆下馬解鞍?!稘h書·李廣傳》
投鞌高如城者數(shù)所?!稘h書·韓安國傳》
漢王下馬踞鞍而問?!妒酚洝ち艉钍兰摇?。
(2) 又如:鞍橋(指馬鞍。因馬鞍的形狀像橋而得名);鞍轡(騎馬的用具。鞍為坐具,轡為控馬的韁束)
“鞍”字的辭典解釋
鞍ㄢān 名
馬背上的騎墊。即馬鞍?!稘h書·卷五四·李廣傳》:「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地名。春秋時(shí)齊地,故址約今之山東省濟(jì)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