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
sǔnㄙㄨㄣˇ- 拼音sǔn
- 注音ㄙㄨㄣˇ
- 部首隹
- 總筆畫10畫
- 部外筆畫2畫
- 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3241112112
- 筆順順序撇/豎/點(diǎn)/橫/橫/橫/豎/橫/橫/豎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96BC
- 五筆wyfj
- 倉頡ogj
- 鄭碼nied
- 四角20401
- 異體字鵻 鶽
“隼”字的意思
鳥,翅膀窄而尖,嘴短而寬,上嘴彎曲并有齒狀突起。飛得很快,是猛禽,善于襲擊其他鳥類。種類很多,如獵隼、游隼等。舊稱鶻(hú)。
“隼”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隼
sǔn ㄙㄨㄣˇ
◎ 鳥類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鉤曲狀,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黃色。飼養(yǎng)馴熟后,可以幫助打獵。亦稱“鶻”。
英語 aquiline (nose); a falcon
德語 Falke, Habicht (S, Bio),Adler(nase), Harkennase (S)
法語 faucon,falco (genre)
“隼”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隼 sǔn
〈名〉
(指事。據(jù)小篆,從隹( zhuī)一。“隹”是漢字部首之一,短尾鳥的總稱?!耙弧北硎具@種鳥的標(biāo)識(shí)。本義:一種兇猛的鳥) 同本義 [falcon] 隼科(Falconidae)的各種鷹,特征是有長(zhǎng)的翼,嘴短而寬,上嘴彎曲并有齒狀凸起。飛得很快,它們通常突然從空中沖向獵物處獵取食物
有隼集于陳侯之庭而死?!秶?guó)語·魯語》
“隼”字的辭典解釋
動(dòng)物名。鳥綱鷲鷹目。頭頸部有羽毛,外鼻孔方形,各爪下方有溝,尾為角尾、圓尾或楔。性情敏銳,飛行速度極快,獵人常養(yǎng)來幫助捕獵鳥兔。也稱為「鶻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