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字的意思
1.邁步越過:~進大門。
2.騎:~上戰(zhàn)馬。
3.越過界限:~地區(qū)?!甓?。
4.附在旁邊的:~院兒。
“跨”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跨
kuà ㄎㄨㄚˋ
抬腿向前或向旁移動越過,邁過:~進。~入?!取rT,兩腳分在器物的兩邊坐著或立著:~馬。小孩~著門檻。超過時間或地區(qū)之間的界限:~越?!甓?。~國公司。附在旁邊:~院。古同“胯”。英語 straddle, bestride, ride; carry
德語 über etwas hinaus gehen (V),rittlings sitzen; ueber etwas spannen (V),schreiten; ausschreiten (V)
法語 enjamber,franchir,enfourcher,traverser
“跨”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跨 kuà
〈動〉
(1) (形聲。從足,夸聲。本義:邁步,越過)
(2) 同本義 [step;stride]
跨,渡也?!墩f文》。段注:“謂大其兩股間,以有所越也?!?/p>
不跨其國?!秶Z·晉語》
康王跨之?!蹲髠鳌ふ压辍?/p>
(3) 又如:跨進大門;跨過小溝;跨躡(跨踏;跨步);跨巽(跨到或達到“巽”的方位);跨火(跨過火堆。為一種民俗);跨蹤(跨越)
(4) 超過 [go beyond]
乃覽秦制,跨 周法?!?張衡《西京賦》
(5) 又如:跨灶(比喻兒子勝過父親);跨俗(超越世俗);跨年(從舊年底到新年初的時間)
(6) 騎 [bestride]
(7) 又如:跨戰(zhàn)馬去草原;跨鶴(乘鶴。比喻成仙);跨青牛(相傳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仙去)
(8) 橫于上 [span]
跨谷彌阜?!段倪x·張衡·西京賦》
(9) 又如:跨街樓(聯(lián)結街道兩旁樓房而橫跨在街道上空的樓。又稱過街樓);跨所(跨院,正院旁邊的院子);跨虹(喻指拱形橋)
(10) 挎 [carry on the arm]
智深到座前領了法貼,辭了長老,背上包裹,跨了戒刀禪杖。——《水滸傳》
(11) 又如:跨菜籃子;跨刀(挎著腰刀)
(12) 占據(jù) [occupy]
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三國志·諸葛亮傳》
(13) 又
若跨有荊益。
(14) 又如:跨蹈(占有);跨據(jù)(據(jù)有);跨有(據(jù)有)
(15) 兼有 [have both]。如:跨州連郡(指占有數(shù)個州、郡的意思);跨躡(兼有其地);跨邊(兼有邊境兩方的藉貫)
詞性變化
◎ 跨 kuà
〈名〉
(1) 指兩腿之間。通“胯” [hip]
能死,剌我;不能,出跨下?!稘h書·韓信傳》
(2) 又如:跨下之辱(從他人胯下爬過去的屈辱。比喻胸懷大志的人,能忍辱負重);跨下(兩腿之間)
“跨”字的辭典解釋
舉步移動。如:「向右橫跨一步。」
乘、騎?!妒酚洝ぞ硪灰黄摺に抉R相如傳》:「褲白虎,被豳文,跨野馬?!顾巍り懹巍粗]石犀廟〉詩:「興亡俱昨夢,惆悵跨驢歸。」
越過。《左傳·昭公十三年》:「既乃與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使五人齊,而長入拜,康王跨之。」晉·杜預·注:「跨,過其上也?!?/p>
超出、勝過。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六首之四:「才力應難跨數(shù)公,凡今誰是出群雄?!?/p>
兼及。如:「跨組」、「跨行」?!度龂尽ぞ砣濉な駮ぶT葛亮傳》:「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p>
統(tǒng)馭、占有?!秶Z·晉語一》:「不跨其國,可謂挾乎?」三國吳·韋昭·注:「跨,猶據(jù)也。」《史記·卷八七·李斯傳》:「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也?!?/p>
橫架其上。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卷三上·粵西游記》:「二水合而西南,則又觀音橋跨之?!?/p>
懸掛、佩戴。《水滸傳·第四五回》:「石秀捉了包裹,跨了解腕尖刀,來辭潘公?!?/p>名
兩腿之間?!稘h書·卷三四·韓信傳》:「眾辱信曰:『能死,刺我;不能,出跨下?!弧雇ā缚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