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
nǎnㄋㄢˇ- 拼音nǎn
- 注音ㄋㄢˇ
- 部首赤
- 總筆畫11畫
- 部外筆畫4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12132345254
- 筆順順序橫/豎/橫/撇/豎鉤/撇/點/橫折鉤/豎/橫撇/橫鉤/捺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8D67
- 五筆fobc
- 倉頡gcsle
- 鄭碼bnyx
- 四角47247
- 異體字
“赧”字的意思
因羞愧而臉紅:~然?!?。
“赧”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赧
nǎn ㄋㄢˇ
◎ 因羞慚而臉紅:~~?!?。~愧?!仭!缓瓜隆?/p>
英語 blush, turn red
德語 Scham (S),Schamr"ote (S)
法語 honte
“赧”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赧 nǎn
〈形〉
(1) (形聲。從赤,( fú)聲。臉紅,故從赤。本義:因慚愧而臉紅)
(2) 同本義 [blushing]
大赧而歸,填恨低首。——柳宗元《乞巧文》
鬼即赧愧而退?!獎⒘x慶《幽明錄》
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3) 又如:赧顏(羞慚臉紅;慚愧);赧愧(羞慚)
(4) 憂懼 [worried]
夫子踐位則退,自退則敬,否則赧?!秶Z·楚語》
“赧”字的辭典解釋
赧ㄋㄢˇnǎn 形
害羞慚愧而臉紅。如:「赧顏」、「羞赧」?!睹献印る墓隆罚骸赣^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固啤ど蚣葷度问蟼鳌罚骸膏嵶郁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