瓿
bùㄅㄨˋ-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
- 部首瓦
- 總筆畫12畫
- 部外筆畫8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414312511554
- 筆順順序點/橫/點/撇/橫/豎/橫折/橫/橫/豎提/橫折彎鉤/橫斜鉤/點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74FF
- 五筆ukgn|ukgy
- 倉頡yrmvn
- 鄭碼suys
- 四角01617
- 異體字
“瓿”字的意思
小甕:醬~。
“瓿”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瓿
bù ㄅㄨˋ
〔~甊〕小甕,圓口,深腹,圈足,用以盛物。簡稱“瓿”。古代的一種小甕,青銅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英語
jar, pot
“瓿”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瓿 bù
〈名〉
古代器名 [vase]。青銅或陶制。圓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或水。盛行于商代
“瓿”字的辭典解釋
瓿ㄆㄡˇpǒu名
陶制小甕?!稇?zhàn)國策·東周策》:「夫鼎者,非效醯壺醬瓿耳,可懷挾提挈以至齊者?!?/p>
古代銅制器皿,圓腹、斂口、圈足,用以盛水酒。盛行于商周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