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
zhāngㄓㄤ- 拼音zhāng
- 注音ㄓㄤ
- 部首犭
- 總筆畫14畫
- 部外筆畫11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35341431251112
- 筆順順序撇/彎鉤/撇/點/橫/點/撇/橫/豎/橫折/橫/橫/橫/豎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7350
- 五筆qtuj
- 倉頡khytj
- 鄭碼qmke
- 四角40246
- 異體字麞
“獐”字的意思
也叫牙獐。哺乳動物。小型鹿類。雌雄都沒有角,雄的有獠牙露在嘴外。多分布于中國長江流域。
“獐”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獐
zhāng ㄓㄤˉ
◎ 哺乳動物,形狀像鹿,毛較粗,頭上無角,雄的有長牙露出嘴外。皮可制革(亦稱“牙獐”):~頭鼠目(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英語 roebuck, hornless river deer
德語 Rehbock (S)
“獐”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獐
麞 zhāng
〈名〉
(1) 野獸名 [river deer]。像鹿,比鹿小,頭上無角,有長牙露出嘴外。皮可以做衣服。也叫“牙獐”
吾今日圍獵,欲射“馬”,誤中一“獐”。——《全圖繡像三國演義》
(2) 又如:獐貓(貌似貓頭的獐子)
“獐”字的辭典解釋
獐ㄓㄤzhāng 名
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體形似鹿而較小,無角,毛粗長而呈褐色。性機警,善跳躍。肉可食,皮細(xì)軟,可制革為工業(yè)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