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字的意思
〔渤?!持袊膬?nèi)海。外有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環(huán)抱,西鄰河北和天津,東以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面積約8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米。富漁鹽之利。
“渤”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渤
bó ㄅㄛˊ
◎ 〔~海〕在中國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海。
英語 swelling; the Gulf of Hopei (Hebei)
法語 bras de mer
“渤”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渤 bó
〈形〉
(1) 水涌的樣子 [surging]
鯨歸穴兮渤溢,鰲載山兮低昂?! 队芯啤?/p>
(2) 又如:渤溢(水涌起的樣子);渤蕩(漲潮)
詞性變化
◎ 渤 bó
〈名〉
(1) 渤海 [Bohai Sea]。又叫渤解;《史記》作“渤懈”。中國的內(nèi)海,在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之間。東以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至山東半島北岸登州角間的渤海海峽同黃海相通。如:渤海桑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2) 古州名 [Bo prefecture]。遼置。約在今長春市附近
“渤”字的辭典解釋
渤ㄅㄛˊbó
參見「渤海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