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
guāㄍㄨㄚ- 拼音guā
- 注音ㄍㄨㄚ
- 部首刂
- 總筆畫8畫
- 部外筆畫6畫
- 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31225122
- 筆順順序撇/橫/豎/豎/橫折/橫/豎/豎鉤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522E
- 五筆tdjh
- 倉頡hrln
- 鄭碼mikd
- 四角22600
- 異體字劀
“刮”字的意思
1.用刀等貼著物體的表面移動,把物體表面上的某些東西去掉或取下來:~胡子。~鍋。~下一層皮。
2.在物體表面上涂抹(多用于糨糊一類稠東西):~糨子。
3.搜刮(財物)。
4.(風(fēng))吹:又~起風(fēng)來了!
“刮”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刮
(颳)
guā ㄍㄨㄚˉ
用刀子去掉物體表面的東西:~臉?!珜m(子宮手術(shù))。~削?!穑耖g治療某些疾患的方法,刮皮膚,使充血,以減輕炎癥)。掠奪財物:搜~?!仄ぃㄋ压蚊褙敚?。在物體表面上涂抹:~糨子。風(fēng)吹動:大風(fēng)~倒一棵樹。英語 shave, pare off, scrape
德語 wehen (V)
法語 gratter,racler,extorquer,souffler
“刮”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刮 guā
〈動〉
(1) (形聲。小篆作字形,從刀。本義:削,用刃平削物體,或把物體表面的某些東西去掉)
(2) 同本義 [scrape]
刮,掊杷也?!墩f文》
刮,減也。——《廣雅》
刮楹達鄉(xiāng)?!抖Y記·明堂位》。注:“刮,刮摩也。”
刮摩之工?!犊脊び洝?/p>
采椽不刮,茅茨不剪。——《史記·太史公自序》
醫(yī)曰:“矢鏃有毒,毒入骨,當(dāng)破臂作創(chuàng),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度龂尽りP(guān)羽傳》
(3) 又如:刮毒(刻毒,狠毒);刮子(耳光);刮刷(刮除干凈);刮垢磨光;刮楹(刮削摩擦過的柱子);刮鍋子;刮磨(磨練);刮摩(琢磨器物,使之光平);刮火柴;以瓦片刮疥
(4) 掃拂;刷抹 [wipe out]
爬羅剔抉,刮垢磨光?!啤?韓愈《進學(xué)解》
(5) 又如:刮土兒(刮掃土地。掃除無余);刮除(掃除);刮揸(刮掃清除)刮目(拭目;用新眼光看)
(6) 搜刮 [plunder;extort]。如:刮削(搜刮,剝削);從人民身上刮來的財富
(7) 牽扯 [involve; implicate; drag in]。如:刮擦(牽連);刮拉(方言。牽扯)
(8) 被鉤住 [catch]。如:這只長襪在釘子上刮破了
(9) 男女間挑逗、勾搭 [seduce]。如:刮上(勾搭上);刮涎(勾引;挑逗);刮剌(勾搭)
(10) 吵嚷,喧鬧 [make a racket; clamor]。如:刮躁(喧鬧,吵鬧);刮言(閑聊)
(11) 象聲詞。如:刮喇(形容斷裂聲);刮刮雜雜(刮刮匝匝,刮刮拶拶。形容枯柴著火時的聲音);刮剌剌(刮喇喇。暴響聲)
詞性變化
◎ 刮
(1) 颳 guā
[風(fēng)]吹 [blow]
凍埋蛟龍南浦縮,寒刮肌膚北風(fēng)利?!啤?杜甫《前苦寒行》
(2) 又如:刮風(fēng)(吹風(fēng));刮水(風(fēng)吹動水面);刮地(大風(fēng)掠地);刮面(吹面,撲面);刮野掃地(大風(fēng)吹掃野地)
“刮”字的辭典解釋
用刀削去物體表面的東西。如:「刮胡子」、「刮魚鱗」。唐·韓愈〈進學(xué)解〉:「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
擦拭。如:「刮目相看」。《資治通鑒·卷三九·漢紀(jì)三十一·淮陽王更始元年》:「更始羞怍,俛首刮席,不敢視?!?/p>
比喻剝削、聚斂。如:「搜刮財物」?!缎绿茣ぞ矶蝗し?zhèn)淄青橫海傳·程日華傳》:「馬瘠,士饑死,刺史不棄豪發(fā)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吹襲。唐·無名氏〈冬〉詩:「浩汗霜風(fēng)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雇腹?」。
比喻訓(xùn)斥、責(zé)罵。如:「他被上司刮了一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