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毫末造句
“毫末”的解釋
毫末[háo mò] 毫末 毫末是漢語詞匯,解釋為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其細(xì)微。
用“毫末”造句
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
6、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jìn)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合抱之木,甚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壘土。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臺(tái),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年樹人的教育大業(yè),必須從娃娃抓起。
10、宇宙那么大,屬于我們的溫暖只能用毫末來衡量,而你們卻在很重要的位置,像經(jīng)線和緯線,定義了我在世界上唯一的存在。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壘土.
12、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
14、扎馬是基本功,‘合抱之樹,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5、時(shí)比電光,寸陰可惜,毫末有差,而天地懸隔、積年累月而不見功,其失在心亂而意狂也。
16、涓涓不壅,將為江河;毫末不札,將尋斧柯。
17、臣愿主公赦元銑毫末之生,使文武仰圣君之大德。
18、好你個(gè)姜子牙!你不過是毫末道行,何以敢枉談天道?既殺吾親兄,還借言天數(shù),吾與你殺兄之仇,如何以巧言遮飾!不要走,吃吾一劍!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華碩的輝煌業(yè)績讓世人矚目,可華碩的每一個(gè)員工都依然兢兢業(yè)業(yè)地努力工作。
20、物極則反,命曰環(huán)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
21、劉邦起于毫末,李世民身邊賢多,董卓跋扈橫處,而曹操正躊躇。
22、只要以五色、五聲、五氣眡其死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
23、夫圓極常動(dòng),七曜運(yùn)行,離合去來,雖有定勢(shì),以新故相涉,自然有毫末之差,連日累歲,積微成著。
24、以積貨財(cái)之心積學(xué)問,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國家,出此入彼,念慮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淵矣。人胡不猛然轉(zhuǎn)念哉!洪應(yīng)明
25、陛下若斬元銑而廢先王之大臣,聽艷妃之言,有傷國家之梁棟,臣愿主公赦杜元銑毫末之生,使文武仰圣君之大德。
26、折旋矩度,端簪奉笏之儀;魁詭譎怪,鼻飲頭飛之俗;盡該毫末,備得人情。
27、且天下之事業(yè)、文章、學(xué)問、術(shù)藝,未有不積小以成高大,由淺近而臻深遠(yuǎn)者,所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也。
28、夫圓極常動(dòng),七曜運(yùn)行,離合去來,雖有定勢(shì),以新故相涉,自然有毫末之差,連日累歲,積微成著。
29、物動(dòng)則不一,雖行度有大量可得而限,累日為月,累月為歲,以新故相涉,不得不有毫末之差,此自然之理也。
30、梁麗可以沖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貍狌,言殊技也;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
31、你們道家祖師說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2、生長在冰冷的荒原之上,崛起于毫末,于逆境中殺出一條通往無上之途;游走在黑夜之中,愿執(zhí)孤之三尺劍鋒,殺出一片坦蕩乾坤;十年磨劍,一朝出鞘,灼傷多少眼。
33、看少年起于毫末,如何一步步修先天、修元胎、生法相、成洞天,成為永生仙、逍遙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