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風痹造句

“風痹”的解釋

風痹[fēng bì] 風痹 詞目:風痹 拼音:fēng bì 詞義: 中醫(yī)學指因風寒濕侵襲而引起的肢節(jié)疼痛或麻木的病癥。 稱“行痹”或“周痹”俗稱“走注”,痹證類型之一。臨床表現(xiàn)肢體酸痛,痛而游走無定處。病因風寒濕三邪中以風邪偏勝,而風邪易于游走所致。故《素問·痹論》說:“其風氣勝者,為行痹?!?詳細解釋 亦作“ 風痹 ”。中醫(yī)學指因風寒濕侵襲而引起的肢節(jié)疼痛或麻木的病癥。 《晉書·宣帝》“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jié)曹氏,辭以風痹,不能起居?!薄鹅`樞經(jīng)·壽夭剛?cè)帷罚骸安≡陉栒呙伙L病,在陰者命曰痹病,陰陽俱病,命曰風痹病?!薄端螘る[逸傳·周續(xù)之》:“ 續(xù)之 素患風痹,不復堪講,乃移病 鐘山 ?!?宋 蘇轍 《記病》詩:“侵尋作風痹,兩足幾蹣跚?!?《景岳全書.雜證謨》:“風痹一證,即今人所謂痛風也?!鼻?趙翼 《將至臺莊忽兩臂頓患風痹》詩:“陸程正擬上征鞍,忽中風痹兩手攣。” [font]1、風痹冷痛。用麻黃(去根)五兩、桂心二兩,共研為末,加酒二升,以慢火熬成糖稀。每服一匙,熱酒調(diào)下,汗出見效。注意避風。 2、治風痹厥痛。和莨菪三錢(炒),大草烏頭、甘草各半兩,五靈脂一兩,共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湯送下。 3、風痹筋急。用白蘞二分、熟附子一分,共研為末。每服一小撮,酒送下。一天服二次。以身中暖和為度。忌食豬肉、冷水。 4、菖蒲酒:治風痹,通血脈,療骨痿。 5、手足風痹。用黃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個、或小者三、四個,燒成灰,加獨蒜一碗,百草霜一錢半,一起搗爛敷痛。忌生冷勞腥。 6、喉痹喉風。用石膽二錢半、白僵蠶(炒過)五錢,共研為末。每次取少許吹喉,痰涎吐盡,風痹自愈。此方名“二圣散”。 7、纏喉風痹的治療驗方。用紫菀根一條,洗凈,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漸愈。 [/font]

用“風痹”造句

1、說來也巧,譚處端當年素患風痹,藥。

2、玄宗在蜀聞之,拜監(jiān)察御史,會母喪,得風痹疾,客洪州,南北梗否,逾年詔命不至。

3、眾將看了,只道是鄭畋風痹,口不能言,想想是自己害得這個平常儒雅和氣的大帥變成了這個樣子,心中更加難過,紛紛跪下,大聲道:“我等愿隨大帥討賊!”。

4、龍朔二年(662),高宗李治身患風痹,惡太極宮“湫濕”。

5、當時司馬懿身患風痹之疾,躺在床上月余未動一步。

6、當時唐高宗李治風痹病重,李弘的后事由武則天具體組織實施。

7、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

8、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里,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

9、它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風痹病。

10、這里的對癥主要是根據(jù)中醫(yī)學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歸為痹癥,并分為風痹、寒痹、濕痹、熱痹四種類型。

熱門造句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