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卷中 處己·善惡自有報應
作者:袁采「原文」人有所為不善,身遭刑戮,而其子孫昌盛者,人多怪之,以為天理不誤。殊不知此人之家,其積善多,積惡少,少不勝多,故其為惡之人身受其報,不妨福祚延及后人。若作惡多而享壽富安樂,必其前人之遺澤將竭,天不愛惜,恣其惡深,使之大壞也。
「譯述」有的人做了壞事,自身遭到刑法殺戮,而他的子孫卻極為興旺發(fā)達,人們往往會產生奇怪的感覺,以為天道有失誤。殊不知這種人家里,祖宗上輩積累的善行較多,造孽較少,善行多于惡行,所以其中做惡的人自身受到報應就夠了,不妨礙積善帶來的福分延及子孫后代。如果做了很多惡事之后依然享受富厚安樂的生活,一定是這個人祖上遺留下來的福澤快枯竭了,上天也不再愛護憐惜他,縱容他,使他的惡事越積越多,以至深厚,讓他徹底耗盡家族福分后,上天自會收拾他。
「評析」佛家用因果報應,死生輪回來勸人們向善。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自東晉佛學中國化之后,人民感受到至深的苦痛,無由傾訴,也很難找到使他們受害的根源,便極為相信佛家的因果報應說,期望在佛家那里為自己痛苦的人生找到解脫的答案。所以,在中國百姓的意識里,善惡報應觀是根深蒂固的,絕望的百姓們在這個觀念面前俯首貼耳,五體投地。然而,并不排除其中的一些人開始大膽懷疑,為之吶喊呼吁。竇娥是一個貧窮的良家婦女,父親竇天章要進京趕考,沒有路費盤纏,就把竇娥賣給了蔡婆婆當童養(yǎng)媳。好不容易熬到過門的年齡,婚后不久,丈夫偏又生病去世。她小小年紀,成了活寡。然而,竇娥并沒有吵嚷著另嫁他人,只守著婆婆安穩(wěn)度日。一日,蔡婆婆去向外人討債,強盜半路打劫,差點兒將蔡婆婆勒死,恰巧張驢兒父子路過才得以生還。沒想到無意中透露出在家守寡的兒媳之后,張驢兒父子趁機威脅蔡婆婆,要一一對應,兩家人合在一起過。蔡婆婆無耐,只得將張驢兒父子帶回家中。那竇娥誓死不從,暗中怪怨婆婆說話口沒遮攔。張驢兒父子見竇娥態(tài)度堅決,忽起歹心,羊肚兒湯里放了毒藥想毒死蔡婆婆,以此誣告竇娥殺人,并想趁機威脅竇娥就犯。沒想到毒死的竟是張驢兒。這下張驢兒的兒子買通官府,誣告了竇娥殺人之罪。竇娥被官府拉去受審,馬上要被送上刑場,一個柔弱女子,并沒有遭誰惹誰,平白無故,引發(fā)了一場大禍,她便開始大膽痛斥天地:“天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天;地也,你錯勘賢愚枉作地?!薄盀樯频脑庳毟F命更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边@倒底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因果報應又怎樣體現(xiàn)?竇娥迷惑了,她不能理解。但我們能理解,根本就沒有因果報應這一說,所以也不必費盡心思去思考:為惡的沒被懲罰是出于上天對人的姑息縱容,亦或是祖宗有德,積善已多,延及子孫。如果說作惡之人,沒有落個好下場,那也只是作惡的一種結果,并非惡人定有惡報,好人必有好報,我們不必去想更多。
「譯述」有的人做了壞事,自身遭到刑法殺戮,而他的子孫卻極為興旺發(fā)達,人們往往會產生奇怪的感覺,以為天道有失誤。殊不知這種人家里,祖宗上輩積累的善行較多,造孽較少,善行多于惡行,所以其中做惡的人自身受到報應就夠了,不妨礙積善帶來的福分延及子孫后代。如果做了很多惡事之后依然享受富厚安樂的生活,一定是這個人祖上遺留下來的福澤快枯竭了,上天也不再愛護憐惜他,縱容他,使他的惡事越積越多,以至深厚,讓他徹底耗盡家族福分后,上天自會收拾他。
「評析」佛家用因果報應,死生輪回來勸人們向善。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自東晉佛學中國化之后,人民感受到至深的苦痛,無由傾訴,也很難找到使他們受害的根源,便極為相信佛家的因果報應說,期望在佛家那里為自己痛苦的人生找到解脫的答案。所以,在中國百姓的意識里,善惡報應觀是根深蒂固的,絕望的百姓們在這個觀念面前俯首貼耳,五體投地。然而,并不排除其中的一些人開始大膽懷疑,為之吶喊呼吁。竇娥是一個貧窮的良家婦女,父親竇天章要進京趕考,沒有路費盤纏,就把竇娥賣給了蔡婆婆當童養(yǎng)媳。好不容易熬到過門的年齡,婚后不久,丈夫偏又生病去世。她小小年紀,成了活寡。然而,竇娥并沒有吵嚷著另嫁他人,只守著婆婆安穩(wěn)度日。一日,蔡婆婆去向外人討債,強盜半路打劫,差點兒將蔡婆婆勒死,恰巧張驢兒父子路過才得以生還。沒想到無意中透露出在家守寡的兒媳之后,張驢兒父子趁機威脅蔡婆婆,要一一對應,兩家人合在一起過。蔡婆婆無耐,只得將張驢兒父子帶回家中。那竇娥誓死不從,暗中怪怨婆婆說話口沒遮攔。張驢兒父子見竇娥態(tài)度堅決,忽起歹心,羊肚兒湯里放了毒藥想毒死蔡婆婆,以此誣告竇娥殺人,并想趁機威脅竇娥就犯。沒想到毒死的竟是張驢兒。這下張驢兒的兒子買通官府,誣告了竇娥殺人之罪。竇娥被官府拉去受審,馬上要被送上刑場,一個柔弱女子,并沒有遭誰惹誰,平白無故,引發(fā)了一場大禍,她便開始大膽痛斥天地:“天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天;地也,你錯勘賢愚枉作地?!薄盀樯频脑庳毟F命更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边@倒底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因果報應又怎樣體現(xiàn)?竇娥迷惑了,她不能理解。但我們能理解,根本就沒有因果報應這一說,所以也不必費盡心思去思考:為惡的沒被懲罰是出于上天對人的姑息縱容,亦或是祖宗有德,積善已多,延及子孫。如果說作惡之人,沒有落個好下場,那也只是作惡的一種結果,并非惡人定有惡報,好人必有好報,我們不必去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