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序李恩壽

作者:解鑒
余平時披覽《聊齋》一書,見其心神所注,實關風會,未嘗不拍案驚奇,賞其寓之善藏也。不意留仙先生于此書尚未著畢,而竟歸諸夢寐,其所行于后世者,僅過半耳。惜無人焉起而續(xù)之,以成先生志也。時咸豐五年,余自歷下歸,路經(jīng)黃臺山,聞有書聲出自廟堂,知其中有塾師在焉,遂進謁之。晉接之下,始知為歷下子鏡先生也。詢有所作否,曰:“有?!彼斐觥兑嬷卿洝凡莞鍞?shù)卷以示余。余覽之,心神恍惚,似歸《聊齋》幻境。先生殆留仙轉(zhuǎn)世乎?不然,何形神之想象若是耶?先生自名之曰《益智錄》,非先生之智益,實有以益乎人之智也。名之曰“益智”,誰曰不然?凡我同人,借往觀者,不可以風月主人、煙花總管而為先生律也。先生之為人,特達無求,名利不慕。積半生之困厄艱辛,發(fā)而為千百萬言,以舒生平之志氣,真先生之一片婆心耳!奈茫茫六道,多成藩溷之花;的的三山,幸存半江之露。知先生者,其在青山明月間乎?是為序。咸豐五年六月初三日書于山陰書屋。長山縣李恩壽伯敷氏草。

典籍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