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
- 拼音shū yuàn
- 注音ㄕㄨ ㄧㄨㄢˋ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舊時地方上設立的供人讀書或講學的處所
- 顧憲成重修 東林書院的時候清楚地宣布,他是講 程朱學說的。——《事事關心》
國語詞典
- 舊時私人教學讀書的場所。唐明皇置麗正書院,集文學之士,為我國書院設置之始,此后盛行于宋、明。
- 《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慕容三郎是個有田產(chǎn)的人,未免請先生在書院教導義男劉知遠讀習經(jīng)書。」
- 《三國演義.第二○回》:「晨起,復至書院中,將詔再三觀看,無計可施?!?/li>
網(wǎng)絡解釋
- 書院 (傳統(tǒng)教育機構)
- 書院是中國古代民間教育機構。開始只是地方教育組織,最早出現(xiàn)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則是由朱熹創(chuàng)立,發(fā)展于宋代。當時,由富商、學者自行籌款,于山林僻靜之處建學舍,或置學田收租,以充經(jīng)費。宋代,著名的書院有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陽書院、湖南衡陽石鼓山的石鼓書院、江西上饒的鵝湖書院?;浶銜菏强滴跛氖拍昵逋⒂墓俎k學院,為清代四大書院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