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
- 拼音jū shì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lay Buddhist]∶舊時出家人對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稱
- [hermit]∶古代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國語詞典
- 稱隱居的人。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齊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見之?!?/li>
- 佛教稱在家佛教徒。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上》:「以我等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樂也。」
- 清.錢謙益〈莆陽陳氏壽〉詩:「方床竺幾夾窗紗,人說毘耶居士家。」
網(wǎng)絡解釋
- 居士
- 居士,指舊時出家人對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稱;同時,這名詞還是文人雅士的自稱,如道家李白自稱青蓮居士,蘇軾自稱東坡居士,唐寅自稱六如居士,孫越自稱明月居士等等。
- 最早出現(xiàn)于儒家《禮記·玉藻》:“居士錦帶?!?鄭玄 注:“居士,道藝處士也?!钡澜倘艘灿小熬邮俊钡姆Q謂,印度佛教傳入后,又被用翻譯入佛經(jīng)。
- 在我國古代,居士一詞原出于禮記玉藻篇,在韓非子一書中,亦謂有任矞、華仕等居士,皆指頗有道藝而不求仕宦之處士。其后,我國與日本多不依經(jīng)律所說之本意,而泛稱有道之處士為“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