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
- 拼音fǎ mén
- 注音ㄈㄚˇ ㄇㄣˊ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initial approach to become a Buddhist believer]佛教用語,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門徑,今泛指修德、治學(xué)或作事的途徑
國語詞典
- 古稱南門為「法門」。
- 《谷梁傳.僖公二十年》:「南門者,法門也?!?/li>
- 佛教指修行者所從入的門徑。
- 《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此一派也,兩宗未有,六祖無傳,可謂獨(dú)辟法門者矣?!?/li>
- 道教指眾生入道的門徑。
- 如:「天尊慈悲,大開法門?!?/li>
- 引申指一切方法、途徑。
- 如:「努力是成功的不二法門?!?/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法門 (宗教語)
- 法門,宗教用語,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門徑,今泛指修德、治學(xué)或作事的途徑。古稱南門為法門。另指《霹靂布袋戲》中有別于儒、道、釋三教之外,以法理為本的教派,由法門教祖「殷末簫」一手創(chuàng)建,在武林中位居超然地位,受理武林大小派門委托審理各項(xiàng)案件紛爭(zhēng),賞善懲惡,執(zh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