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駿馬
- 拼音zhī gōng jùn m?!?/li>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支道林常養(yǎng)數(shù)匹馬。或言道人畜馬不韻,支曰:貧道重其神駿。余嘉錫箋疏:《吳郡志》九云:支遁庵在南峰,古號支硎山,晉高僧支遁嘗居此。剜山為龕,甚寬敞。道林喜養(yǎng)駿馬,今有白馬磵,云飲馬處也。庵旁石上有馬足四,云是道林飛步馬跡也。后用以為典。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支公駿馬
- 支公駿馬拼音是zhī gōng jùn mǎ,注音是ㄓㄧ ㄍㄨㄙ ㄐㄩㄣˋ ㄇㄚˇ,出處是《世說新語·言語》。
“支公駿馬”單字解釋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款。~物?!鹿k。 2.共同的;大家承認(rèn)的:~分母?!h?!s。 3.屬于國際間的:~海?!?。~歷。 4.使公開:~布?!谑?。...
支:1.撐:~帳篷。把葦簾子~起來。他用兩手~著頭正在想什么。 2.伸出;豎起:兩只虎牙朝兩邊~著?!渎?。 3.支持:~援?!珣?yīng)。體力不~。樂不可~。疼得實(shí)在~不住。 4.調(diào)...
馬:1.哺乳動(dòng)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qiáng)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 2.大:~蜂。~勺。...
駿: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