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瘡

  • 拼音nóng chuā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ulcer;running sore]一種化膿性皮膚病,病原體是鏈球菌或葡萄球菌,癥狀是皮膚上出現(xiàn)紅斑,很快變成水皰或膿皰,多發(fā)生于臉、頸、四肢等部位,患者多為兒童。通稱為“黃水瘡”

網(wǎng)絡解釋

  1. 膿瘡
    1. 膿瘡,屬潰爛性皮膚病,可出現(xiàn)在人或動物身上.?!侗静菥V目》記載偏方
    2. 膿瘡的治療主要是抗炎殺菌,多吃高蛋白質(zhì)的食物,提高機體免疫力,為您推薦的抗炎,提免的保健產(chǎn)品有:
    3. 維生素C:增強機體抵抗力,抗炎,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促進傷口愈合,鞏固結(jié)締組織,維持肌肉和皮膚的健康。
    4. B族維生素:參與物質(zhì)代謝與合成,緩解患者的壓力和緊張情緒,促進傷口痊愈。
    5. β - 胡蘿卜素:加強細胞防御能力,促進組織修補,增強皮膚和黏膜的免疫力,提高抗感染能力。
    6. 蛋白質(zhì)粉:制造肌肉、血液和皮膚的新組織以代替壞死的組織,為免疫系統(tǒng)制造抗體抵抗細菌和病毒的感染,促進血液凝集和傷口愈合。
    7. 大蒜精油:增強血管彈性,天然抗菌(抗菌產(chǎn)品)劑,能刺激免疫系統(tǒng)。
    8. 1、臉上膿瘡。用柳絮、膩粉等分,調(diào)燈油涂搽。
    9. 2、小兒膿瘡,遍身不干。用黃蘗末加枯礬少許,敷搽即愈。
    10. 3、黃水膿瘡的治療便方。用木槿子燒存性,調(diào)豬骨髓涂搽。
    11. 4、黃水膿瘡。用粉錫煅黃三錢,加松香三錢、黃丹一錢、細礬二錢,共研為末。倒入香油二兩,熬成膏子涂搽。
    12. 5、小兒頭瘡出膿。用肥皂燒存性,加入膩粉,調(diào)麻油涂搽。
    13. 6、鼻瘡膿臭。用百草霜二錢,冷水沖服。
    14. 7、湯火傷瘡,紅腫成膿。用麻油四兩、當歸一兩,煎焦去渣,加黃蠟一兩攪化,放冷后攤布上貼好,極效。

“膿瘡”單字解釋

:1.皮膚或黏膜發(fā)生潰瘍的病。 2.外傷:金~(舊指刀槍箭矢造成的傷)。...
:機體組織由于細菌等侵入,發(fā)炎后壞死分解而成的汁液。是死亡的白細胞、細菌及脂肪等的混合物。...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