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
- 拼音tiào zǎo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flea]一種節(jié)肢動物,體小,深褐色或棕黃色,有吸吮的口器,腳長善跳躍,寄生在人或哺乳動物身體上,吸血液,能傳染鼠疫、斑疹傷寒等病。通稱“虼蚤”( gè zao)
外語翻譯
- 英語:flea
- 德語:Floh (S, Bio)
- 法語:puce (insecte), siphonaptère
國語詞典
- 動物名。昆蟲綱微翅目。體形很小,暗褐色,后腿長而有力,善跳躍。多寄生在哺乳動物或禽鳥身上,吸吮血液為生。
網(wǎng)絡(luò)解釋
- 跳蚤 (昆蟲綱蚤目的昆蟲)
- 跳蚤為屬于蚤目(Siphonaptera)的完全變態(tài)類。俗稱革子,跳蚤是小型、無翅、善跳躍的寄生性昆蟲,成蟲通常生活在哺乳類動物身上,少數(shù)在鳥類。觸角粗短。口器銳利,用于吸吮。腹部寬大,有9節(jié)。后腿發(fā)達、粗壯。蛹被繭所包住。成蟲體型微小或小型,無翅,體堅硬側(cè)扁,外寄生于哺乳類和鳥類體上,具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幼蟲無足呈圓柱形,營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以成蟲血便或有機物質(zhì)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