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橘
- 拼音jīn jú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又名金柑。橘之一種。常綠灌木,葉披針形或長圓形,秋冬實(shí)熟,色黃味酸而皮甘香。
外語翻譯
- 英語:kumquat, also written 金桔[jin1 ju2]
- 德語:Kumquatpflanze (S, Bio)
- 法語:kumquat
國語詞典
- 植物名。蕓香科金柑屬,低矮常綠灌木。葉為革質(zhì),互生,長橢圓形,兩端均鈍,長三至六公分,表面暗綠色,里面蒼白色,油脂密布?;ㄐ涡?,白色,單立,花瓣五片。其果實(shí)也稱「金橘」,球形,熟時呈金黃色,果皮厚而柔韌,不易與果肉分離。果實(shí)可生食,或加工制成果餅、蜜餞。原產(chǎn)于臺灣及大陸地區(qū)東部、南部,日本、越南、菲律賓亦有出產(chǎn)。
- 也稱為「金柑」。
網(wǎng)絡(luò)解釋
- 金橘 (植物)
- 金橘(學(xué)名:Fortunella margarita (Lour.) Swingle),又稱金桔,為蕓香科金橘屬常綠灌木。樹高3米以內(nèi),葉質(zhì)厚,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頂端略尖或鈍,基部寬楔形或近于圓;葉柄長達(dá)1.2厘米,翼葉甚窄。單花或2-3花簇生;花梗長3-5毫米;子房橢圓形,花柱細(xì)長,通常為子房長的1.5倍,柱頭稍增大。果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橙黃至橙紅色,果皮味甜;種子卵形,子葉及胚均綠色,單胚或偶有多胚?;ㄆ?-5月,果期10-12月。
- 中國南方各地栽種,以臺灣、福建、廣東、廣西栽種的較多。
- 金橘以甘草作調(diào)料,可制成涼果。金橘果實(sh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金橘甙等成分,對維護(hù)心血管功能,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