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
- 拼音yè chā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梵Yaksa;malevolent spirit]∶能啖鬼或捷疾鬼,佛教徒所說的一種吃人惡鬼或騰飛空中、速疾隱秘之惡鬼。原為印度神話中一種半神的小神靈
- [hideous, ferocious person]∶比喻相貌丑陋、兇惡的人
外語翻譯
- 英語:yaksha (malevolent spirit) (loanword), (fig.) ferocious-looking person
- 德語:Yaksa ( Rockband ) (Eig, Mus), Yaksha ( Rockband ) (Eig, Mus)
國語詞典
- 佛教用語。梵語yaka的音譯。佛教謂一種捷疾勇健會傷害人的鬼。為八部眾之一?!峨s寶藏經(jīng).卷八》:「龍王夫婦及諸眷屬生敬信心,盡受五戒,并夜叉眾亦受五戒?!挂沧鳌杆幉妗?。
- 比喻容貌丑陋或性情兇暴的人。
- 明.康?!吨猩嚼牵谝徽邸罚骸刚l道俺的殘生命,又撞著這狼夜叉?!?/li>
- 妻子。為舊社會中對妻子的謔稱。
- 《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家家床頭有個夜叉在?!?/li>
- 《紅樓夢.第六五回》:「可是扯謊!這樣一個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夜叉 (印度神話中的妖怪)
- 夜叉是梵文“Yaksa”的譯音,民間傳說意思是“捷疾鬼”、“能咬鬼”、“輕捷”、“勇健”。若從音譯上來看,他又被譯成“藥叉”、“閱叉”、“夜乞叉”等。中國佛教、陰間、民間傳說中的夜叉,也不盡相同。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淺釋》記載:
- 夜叉是鬼的名字,譯為捷快,形容男的行動敏捷又迅速,又譯苦活,形容他的生活是很痛苦的,同時十分丑陋,女的行動也十分敏捷又迅速,力量強大,不過很美。種類很多,有空行夜叉、地行夜叉等等。
- 空行夜叉長兩個翅膀,能在空中飛行,千變?nèi)f化,有時現(xiàn)紅色,有時現(xiàn)藍色,有時現(xiàn)黃色,不管是什麼顏色,都有一種黑暗的光,這光非常厲害。他的身體,有時變?yōu)槿松慝F頭、或牛頭、或馬頭,總之,令人駭怕,他喜歡給人添麻煩。
- 地行夜叉,更令人駭怕。他的頭發(fā)冒綠色的火焰,高達數(shù)丈,像蠟燭一樣燃燒。他的眼睛一個生在頂門上,一個長在下巴上,形狀怪異,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半月形。他的鼻子,一孔朝天,一孔向地,好像蝸牛的觸角,有時伸出,有時縮回。他的耳朵,一個在前邊,一個在后邊,他的形狀太恐怖了,令人見了以后,嚇得全身發(fā)抖。他不喜歡幫助人,專門喜歡散殃害人。
- 夜叉 (漢語詞語)
- 夜叉,有兩個意思。1. 梵語的譯音。2. 比喻丑惡兇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