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
- 拼音táo huā shà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繪有桃花的扇子。舊時(shí)多為女子所持,相映成美。
外語翻譯
- 英語:The Peach Blossom Fan, historical play about the last days of the Ming dynasty by Kong Shangren 孔尚任[Kong3 Shang4 ren4]
- 德語:Der Pfirsichblüten-F"acher (Roman von Kong Shangren) (S)
國語詞典
- 繪有桃花的扇子。多為女子所持,相映成美。
- 宋.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詞:「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fēng)?!?/li>
- 傳奇名。清孔尚任作。敷演明季侯方域與名妓李香君故事,重在抒寫明末亡國的慘痛。
- 北平人所栽種的菊花。
-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shí)記.九花山子》:「蓋京師之菊種極繁,……如蜜連環(huán)、銀紅針、桃花扇、方金印……皆陳秧中之粗種也?!?/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桃花扇 (孔尚任創(chuàng)作的傳奇劇本)
-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xué)家孔尚任創(chuàng)作的傳奇劇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
- 《桃花扇》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fā)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xiàn)了明末南京的社會(huì)現(xiàn)實(shí)。同時(shí)也揭露了弘光政權(quán)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duì)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xiàn)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
- 《桃花扇》是一部接近歷史真實(shí)的歷史劇,重大事件均屬真實(shí),只在一些細(xì)節(jié)上作了藝術(shù)加工。以男女情事來寫國家興亡,是此劇的一大特色。該劇作問世三百余年來長盛不衰,已經(jīng)被改編成黃梅戲、京劇、話劇多個(gè)劇種,頻頻上演。
- 桃花扇 (漢語詞語)
- 桃花扇,讀音是táo huā shàn,漢語詞語,指的是繪有桃花的扇子。
“桃花扇”單字解釋
扇:[shàn] 1.扇子。 2.板狀或片狀的東西:門~。隔~。 3.量詞。用于門窗等:一~門。兩~窗子。 [shān] 1.(用扇子等)搖動(dòng)生風(fēng):~扇子。 2.用手掌打:~了他一巴掌。...
桃:1.桃樹,落葉小喬木,小枝光滑,葉子長圓披針形,花單生,粉紅色。果實(shí)略呈球形,表面多有短絨毛,味甜,是常見水果。核仁可入藥。 2.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 3.形狀像桃兒的東西:棉...
花:1.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組成,有各種顏色,有的長得很艷麗,有香味:一朵~兒。 2.可供觀賞的植物:~木。~盆兒?!珒航?。種~兒。 3.(~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