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茅
- 拼音bāo máo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古代祭祀時(shí)用以濾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稱。
外語翻譯
- 英語:bundled thatch
國語詞典
- 成束捆綁的菁茅草。古代祭祀時(shí),用來濾酒去滓,為春秋時(shí)楚國的貢物?!蹲髠鳎夜哪辍罚骸笭栘?,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埂妒酚洠砹荜虃鳌罚骸腹苤僖蚨コ?zé)包茅不入貢于周室。」也作「苞茅」。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包茅
- 苞茅是南方的一種茅草,又叫菁茅。苞茅草盛產(chǎn)于荊山山麓南漳、???、谷城一帶。楚王在這一帶立國之初,周天子讓楚人上繳的貢品,就有這種茅草,主要用于縮酒祭祀。菁茅或苞茅也被尊為靈茅。至今韓國江陵端午祭祀傳統(tǒng)中仍可見苞茅祭酒的遺風(fēng)。制作祭酒時(shí),先將菁茅、酒曲和米飯攪拌在一起,使米飯發(fā)酵成酒,然后主持用菁茅過濾掉酒糟,把酒漿裝進(jìn)大瓦缸,沾過靈茅的酒成為神酒。最后將祭酒裝進(jìn)小土陶瓶子里,在瓶口系上一束茅草,以備用于祭奠山神、城隍等巫祝祭祀。而今天的湖北端公舞中也有類似風(fēng)俗的影子。